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ID:35996206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_第1页
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_第2页
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_第3页
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活动为载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核舟记》有关感宁夏盐池三中吴彦仁学习文言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许多困难。究其原因,由于历史演变,文化的积累和不断发展,而造成的许多差异。古代人的思想观念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古代人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古代人与现代人语言习惯上的差异;古今文字,词义演变发展方面的差异等。总之,这些差异给学生阅读文言文造成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如何让学生能比较轻松愉快地阅读、理解,以致背诵记忆文言文,这一任务不得不让每个语文教师来思考。这里仅谈一点,以活动的

2、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言文的一点体会。一、具体做法: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其体会文言文语感、语调,总体感知文章内容,缩短古今语言习惯差异的距离,比如文言文中的省略,尤其本篇文章的量词省略。2、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能初步理解课文大意,这样傲目的是缩短古今词义差异的距离。只有解决好以上礴点,才是学生深入理解、记忆课文的前提。否则一切做法将是徒劳。3、活动的安排,活动的题目为《苏轼游赤壁》,内容是《核舟记》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所描写的五个人物的位置、神情、动作。形式是将这两小节改编成课本剧,并将它表演出来。人员分配

3、,将学生分配为三组,两组自编自演,同台竞争。另一组同学做评委,评委熟读课文,设想情景,公正评价。目的是使学生能理解课文,并且能将课文背诵下来。二、授课的点滴体会。通过《核舟记》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比较深,并且大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课文。当然收获不仅于此,下面详细谈谈我的感受。1、初中学生表现欲望强,用课本剧的形式来教学,恰恰符合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同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机会。因此,人人动手、动口、动脑,表情和积极性都很高涨。从表演中看到参赛服装、道具一一俱全,就可想而知了。2、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4、之者不如乐之者”。—个人,只要他愿意去做,乐于去做,他自然就对这件事有兴趣,他自然就有年很强的主动性。这一任务一布置,不论是导演、演员,还是评委,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研读课文,而且大部分同学纷纷涌向图书室,查找大词苏轼的生平轶闻趣事以及有关诗词。在表演过程中,台上的“演员”竟能背出苏轼的《赤璧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气氛渲染了台下的每一位同掌。3、从书面语言到较准确地表演,是一个理解的飞跃。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一件不易的事。我们学生能在一个下午的课余时间完成这个表演,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5、但f&衙j棚栩如2生的表演又不能不使人为之感叹14、现象直观的东西有助于记忆、背诵。台上每一组同学表演完以后,让其把课文第三、四段所写内容摆成造型,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顺序进行背诵。“中蛾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学生望着位置,看看服饰、道具、脸谱,很快就背诵下来了。5、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劂本,是借联想和想象力进行的一次再创造;学生对演员的化装,要凭借联想和想象力:学生看着表演造型进行背诵,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6、成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体现。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愿望,即渴望成功,用两个词语概括

6、起来,就是“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作为学生,他们同样有着这样美好的愿望——期望成功。因为无数个小成功的积累,将是大成功实现的前提。因此,我在布置这一活动时,用“试试看”、“我们也行”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在表演后,我给学生的评语是“只要咱们做,咱们确实行”、“表演得非常精彩”,这样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了更强烈的成功欲望,学生主动去争取下一次的成功。有一位差生给一组表演的同学提出了一个明显而被大家忽视的问题“课文中是舟子右手攀右趾”,而他们却表演成了“佛印右孚攀右趾”。为此,我认真地鼓励了他一

7、番,他说:“我是第一次受到老师当众表扬的。”此景此情就不言而语了。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态,我让学生把上《核舟记)这篇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他们有的想、当演员,有的想当导演,有的想当编剧。但他们的共同感受是非常轻松愉快地学懂了这一课。以上是我教《核舟记》这谍的一点体会,我在授课时同样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它激发了我今后要更多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取得更多地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