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

ID:36011583

大小:206.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_第1页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_第2页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_第3页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_第4页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卖木雕的少年_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出售、摊点”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3.初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情感态度、价值观: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2.通过任务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方法:抓住文章的重点“买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送木雕”的主线,让学生感受“瀑布”之美,“木雕”之美,进而品味“弃木雕”的遗憾,感悟少年形象。教材分析: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

2、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课件出示世界七大洲的图片。(重点介绍“非洲”。)今天,老师就带大

3、家一起走进神秘的非洲,来看一个中国游客到非洲旅行和一位非洲少年发生的故事。(非洲地图)(出示非洲地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最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出示词语检查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琳琅满目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爱不释手犹豫      诚恳       驮着(1)生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2)指名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提供的课文主要线索。)师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板书:买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送木雕)师引导:我的朋友告诉我到非洲旅行,一定要做两件事?生答: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三、感受瀑布之美

4、。(课件出示瀑布图片;师简单介绍瀑布资料。)1.重点抓住“名不虚传、十分壮观”等词语来体会瀑布之美,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理解“游人如织”师:是啊,来到非洲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游人很多,有白种人,有黑种人,有黄种人,各种肤色,各种语言,各个国家的游人都有,书上有个词叫——游人如织。3.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描写瀑布的句子。四、感受木雕之美。过渡: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么美,除此之外,还要“我”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出示木雕图片)这些木雕工艺品到底有哪些吸引人之?为什么叫作者非买不可?生自由朗读3.4自然段,找出描写木雕工艺品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重点理解“构思

5、新奇”的意思。2.抓住“爱不释手、捧着”等词语体会作者对非洲木雕的喜欢之情。找出相对应的句子,生读,范读,齐读这句话。(读出喜欢的感情。)五、品味“弃木雕”的遗憾,感悟少年形象。过渡:作者这么喜欢,她买下了吗?1.抓住重点词语“遗憾”体会作者不能买木雕的“惋惜、可惜、失落”之情。2.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学生体会“我”和“少年”的语气。)3.感到遗憾的不只是我,还有少年。那么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呢?(1)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2)还有其他原因使少年感到遗憾吗?生再读课文的10—15自然段,找出少年遗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3)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特别喜

6、欢中国人,对中国人有这样深的情意?补充:课件出示有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和图片。(周总理曾三次赴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为修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有64个中国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师过渡小结:这就是黑人少年特别喜欢中国的原因。中国人为非洲人民做了那么多事,每个非洲人都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15.16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的朋友。5.再读13自然段,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少年对中国的深深情意)你还能在课文10——15自然段的哪些地方,看出少年对“我”的深情厚谊?(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

7、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6.师:少年送给我的是一只怎样的象墩?生答。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的。“沉甸甸”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生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学生思考。7.师引导:猜想一下,这个拳头大小的象墩是怎么来的?生:可能是少年亲手做的。师:他是怎么做的?做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生答。师小结:是啊,为了做这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