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

ID:36011813

大小:39.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_第1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_第2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_第3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二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长沙市一中王正印导入一:他秉承孔子衣钵,信心满怀,主张仁者无敌,游走诸侯各国,妙语连珠,直刺君王之瑕疵;他不舍初心,以民为念,坚信保民即可为王,不苟同,不屈服,退而述唐、虞、三代之德。他就是孟子,一个大写的为民请命之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寡人之于国也》,看看他是如何劝谏梁惠王施仁布礼的。导入二:有人说: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他站在了另外一位伟人的肩膀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主席,一直深受孟子的影响,其字润之,用的是《孟子·滕文公上》的一句话:“若夫润泽之,则

2、在君与子矣。”“泽东”与“润之”的意思相辅相成,他曾化用《孟子·公孙丑》中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问必有名士者。”提出“名士于今五百年,世上诸子皆碌碌。”他常引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章,勉励、鞭策自己,锻炼体魄,砥砺品行。他的著作中经常出现《孟子》中的话语,如“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春秋无义战”、“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等。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孟子能够这样吸引我们的毛泽东主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来发现其中的原因。教学过程:一、以误正音,以疑解文。(一)以误正音,音义一致好():动词

3、,喜欢。弃甲曳()兵:拖着。胜():尽、完。数罟()():密集,网。洿()池:深。养生丧()死:埋葬,办丧事。衣帛():名词活用动词,穿。鸡豚狗彘()():小猪,大猪。无():通“毋”。谨庠序():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庠、序,古代学校。孝悌():孝悌有别,孝,赡养父母,悌,关爱兄长。王():动词,称王。食人食()():前,动词,吃;后,名词,食物。饿莩():饿死的人。(二)以疑解文,文言基础由学生提出文言最基础的知识疑惑,随堂解决。插入PPT,当堂小组随机检查预习效果。1.实词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

4、,荒年河东凶亦然:这样邻国之民不加少:更王好战:动词,喜欢请以战喻:谦辞,请允许我填然鼓之:拟声词,鼓声;这样弃甲曳兵而走:拖着;逃跑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是亦走也:代词,这谷不可胜食也:完,尽数罟不入洿池:密;网;深养生丧死:动词,埋葬,办丧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动词,穿鸡豚狗彘之畜:小猪;大猪;蓄养无失其时:错过勿夺其时:耽误谨庠序之教: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敬爱兄长;道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动词,吃;名词,食物;制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饿死的人;打开粮仓,赈济百姓非我也

5、,岁也:年成然而不王者:这样斯天下之民至焉:那么,就2.虚词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弃甲曳兵而走:表修饰4于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到而或百步而后止:表顺承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然而不王者:表转折,却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和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表转折,却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表顺承3.词类活用则移其民于河东:使动,使……迁移请以战喻:动作名,战争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养生丧死: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然而不王者:名作

6、动,称王王无罪岁:名作动,归罪4.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无失其时:通“毋”,不要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花白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5.特殊句式是亦走也:判断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鸡豚狗彘之畜:宾语前置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未之有也:宾语前置非我也,兵也:判断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状语后置二、以删生疑,引出话题大家知道,这是一篇记录孟子和梁惠王对话的文章,我们称之为“语录体”。那么,还有哪部作品也是语录体呢?(《论语》《二程遗书》)

7、语录体往往是门人弟子或后人记载导师言行的文章体式。1.常言道: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什么样的一个话题引出了孟子和梁惠王这么长的一段对话呢?(明确:民不加多)2.“民不加多”是什么意思呢?(明确:加,更。人民不更多。)3.其实这句话并不完整,完整地来说应该是“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大家告诉我这里的“也”能删掉吗?(生:不能)为什么呢?老师觉得他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词,没多大用嘛。(明确:“何也”中包含着梁惠王疑惑和征询的语气。文言文中的语气词,并不是无用的累赘,它的作用巨大,透过它我们往往能发现一些核心的

8、东西,尤其在对话中,语气词往往能够表露一个人的七情六欲,我们完全可以由语气看情绪。)这一段中你除了能读出梁惠王的疑惑语气,还能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找一位学生读第一段。(明确:学生评价。读出自信和肯定)4.他对什么如此自信呢?又为何会如此疑惑呢?(找读的学生回答)(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移民移粟”,已经很体恤人民了,同时他与邻国的国君对比,发现没有像他那样用心的,所以他自信满满。但是,他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