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ID:36013383

大小:48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29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_第1页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_第2页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_第3页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_第4页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中考历史复习资料(考点梳理):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滚动小专题(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经济近代化1.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学习西方科技为内容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等。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发展状况洋务运动至清末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进入近代发展的“短暂春天”一战后至新中国成

2、立前中国民族工业逐渐萎缩、崩溃总体特征: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从洋务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几经波折,发展道路呈现曲折性。二、政治近代化1.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改革封建专制制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主张改良政治制度,实行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并推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同时,维新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地影响,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辛亥革命20

3、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派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三、思想近代化1.戊戌变法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运动1915年起,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一场旨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抨击儒家文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

4、造了条件,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四、社会生活方面的近代化1.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的法令:(1)男子剪辫,女子停止缠足。(2)穿新式礼服(西服,中山装等)。(3)行鞠躬、握手礼等。(4)取消“老爷”“大人”称谓,改称“先生”等。这些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体现了开放、民主、平等的观念。2.大众传播媒体(1)1872年在上海创办《申报》。《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2)1897年创办于

5、上海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是由它出版的。3.交通通讯和精神生活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火车、轮船,后来一些先进的科技和发明如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它们相继传入中国。这些科技和发明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五、教育近代化1.新式学堂的创办(1)京师同文馆:1862年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2)京师大学堂: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是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中

6、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奏定学堂章程》颁布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3.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本专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点,是历年中考考查的重点与热点。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洋务运动的口号、代表人物、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意义;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内容、影响;孙中山,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意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阵地,旗帜,内容,意义;张謇的成就,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张;詹天佑

7、和侯德榜的成就;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考查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涉及材料解析题、探究题,考查方式多以史料切入,考查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的探索历程。复习时既要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也要关注相关图片与史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列表法掌握近代化的探索历程:近代化探索领域事件代表人物旗号领导阶级层面特点经济洋务运动李鸿章等“师夷长技”地主阶级器物(技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政治戊戌变法梁启超、康有为变法图强资产阶级制度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民主”与“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