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教案1

《狼》 教案1

ID:36014821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9

《狼》 教案1_第1页
《狼》 教案1_第2页
《狼》 教案1_第3页
《狼》 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狼》 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狼》教案1教学目的:1.朗诵文言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五个实词,两个虚词。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4.理解句意、文意。5.理解狼背后的文化。教学重点: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教学难点:理解狼背后的文化。预习指导:1.熟读课文,尽量背诵。2.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课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课前五分钟展示预习作业,创设情境(1)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有关狼的知识(参考关键词:狼的介绍,狼的成语俗语或歇后语,狼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狼的图片、知识等材料,设计制作课件。(2)预习《狼》,了

2、解所写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3)记下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讲解:从这些成语、谚语中我们知道狼是狡猾的、凶残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蒲松龄的《狼》。知识卡片作家作品简介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据说,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文思枯竭,难以下笔。他知道自己缺乏写作素材,便变卖家产,在路口摆下席子,煮绿豆汤、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讲一则故事。之后,他把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写成小说。二、朗读课文自由朗读选文《狼》,疏通文意

3、,并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说说作者笔下的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从文中找出依据)学生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全班交流,教师点评1.检查学生预习朗读情况:2.教师作较高水平的示范朗读。3.学生们自由高声诵读一次4.抽查三个朗读,与刚才对比。三、疏通字词句篇的意思1.教师投影下列问题学生合作解决:一词多义:止同“只”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盖以诱敌前前面恐前后受其敌向前狼不敢前2.讲解词性活用洞:名词用为动词,打洞。一狼洞其中。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其一犬坐于前。3.讲解通假字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4.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明白的学生或老师解决四、大意理解:请学生谈谈初学课文对狼的本性的认识和屠户的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五、练习背诵分段,抓住屠户与狼斗争的过程由事情发展的先后结合关键词的方法练习背诵,自己先背,教师再组织男女生分别背最后齐背。六、教师小结:知识卡片积累虚词的用法:(1)之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以介词,把投以骨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5、连词,来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连词,用来盖以诱敌(3)“其”的含义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⑤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户)③屠自后断其股。(指狼)七、作业A.课后练习二。B.默写课文。第二课时一、背诵导入二、分析课文1.独立思考: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归纳第一至四段的意思。提问后交流评价归纳:(l)开端:遇狼。(2)发展:俱狼、御狼。(3)高潮和结局:杀狼。(2).独立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什么本性?提问后归纳:(1)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6、一狼仍从;后狠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3).讨论: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并找出课文中的例句并就例句进行分析交流后归纳:(l)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一开始,屠户采用“投骨”之法,试图摆脱狼的跟从,说明他对狼的贪婪凶恶的本性缺乏认识并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结果失败。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发现麦场积薪后,急忙“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抢占有利地

7、形保护自己。后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他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由被动转为主动。他警惕性高,又转视积薪后,杀死了另一只正在柴草堆里打洞的狼,这才悟出狼的狡诈阴险。(2)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写屠户试图投骨避狼,结果无效。“顾”“奔”“倚”“弛”“持”五个动词,写屠户迅速抢占有利的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写屠户趁一狼径去,一狼假寐的有利时机,当机立断,奋起杀狼,取得胜利。“转视”“断”“毙”等动词写屠户高度警惕,果断出击,再获全胜。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4.自由发

8、言:1.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归纳:文章结尾的议论,是作者对所写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对狼的可悲下场的嘲讽,也是对屠户勇敢、机智的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