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导学案1

《六国论》导学案1

ID:36016563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29

《六国论》导学案1_第1页
《六国论》导学案1_第2页
《六国论》导学案1_第3页
《六国论》导学案1_第4页
《六国论》导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导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国论》导学案第一节【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表现手法。2.理清内容文章结构。结合作家作品与写作背景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目的。【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掌握文学常识和表现手法。2.探究问题,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目的。【预习案】【文学常识】1.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

2、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3、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解题: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一篇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4、率()赂()秦邪暴()霜露思厥()先祖父洎()牧以谄()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文本研读】(一)速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1、根据议论文的特点,理清本文思路并概括各部分内容。2、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二)细读课文,结合注释口译全文。笔译任意一段。【探究案】1.北宋的苏询为什么关心六国的灭亡,除了对历史的偏爱外,还有没有深层的原因?2.本文是怎样借古讽今的?而又如何切中时弊?【训练案】1.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在各句中的意义。(1)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此言得之③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2)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之积为之所劫②其势弱于

5、秦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3)兵:①非兵不利,战不善②而秦兵又至矣③斯用兵之效也(4)亡: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④亡羊补牢(5)暴:①暴霜露,斩荆棘②暴秦之欲无厌③暴虎冯河④一暴十寒2.解释下列重点虚词在文中的含义。(1)或: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以:①秦以攻取之外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④不赂者以赂者丧⑤以地事秦⑥洎牧以谗诛⑦至丹以荆卿为计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⑨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⑩日削月割,以

6、趋于亡(3)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者”的用法:(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亚父者,范增也。(5)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我的收获:第二节【学习目标】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手法和语言生动、气势充沛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预习案】【名句填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能独完。

7、故曰,。”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呜呼!;;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文本研读】1.齐读课文一二段思考:(1)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中心论点?(2)又设立了哪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3)作者开头这样写有何作用?2.自由诵读第二段思考:(1)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2)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一观点的?3.自由诵读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