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之间》教案02

《俯仰之间》教案02

ID:36021162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9

《俯仰之间》教案02_第1页
《俯仰之间》教案02_第2页
《俯仰之间》教案02_第3页
资源描述:

《《俯仰之间》教案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俯仰之间》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仰视的特点。2.增强发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3.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看课件(飞机

2、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师生交谈俯视仰视感受,了解俯视仰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二、感受欣赏,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仰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多媒体展示欣赏图片。三、对比分析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

3、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仰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多媒体展示视频.多媒体展示图片欣赏评述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多媒体展示图片。四、拓展运用将学生的思维引人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仰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1.摄影作品欣赏:同一位作者的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自行车,为什么拍摄角度不同?2.动画作品欣赏: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仰视的感觉的

4、?3.绘画作品欣赏: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仰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五、交流尝试1.信息交流(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仰视视角),集体解决。(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仰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3.限时尝试绘画。六、对比分析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仰视角度的画面。1.找别扭(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同学为其找别扭。(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仰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

5、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2.欣赏《残局》,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七、创作评析1.学生继续作业。2.作业观赏交流。八、课堂小结: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

6、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