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

ID:36027022

大小:82.5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4-28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_第1页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_第2页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_第3页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_第4页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下文是关于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帮助:第一篇:《绝句赏析及教学设计》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陈刚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

2、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

3、,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1、初读知其意(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句顺,声音响亮。(2)指名学生读第1、第2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3)学生齐读第3、第4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4)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

4、来说一说。2、再读临其境。(1)学生回答:第1、第2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3、第4句写了什么景物?(2)教师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3)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4)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5

5、)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3、三读悟其情(1)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2)表演读。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杜甫《绝句》的赏析及教学设计【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赏析】杜甫《绝句》“含”的三

6、个层面设计作者:竹筠《绝句》(六年制小语第八册)是唐代诗人杜甫从家里的窗口摄取的一幅优美的风景图,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快的心情。一个“含”字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最易碰壁的地方,既是全诗理解的难点也是重点。课堂上,我即兴设计了三个层面,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含”的理解:1、反复吟咏了解本义利用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以满足学生主动阅读的需要,并以读促悟,理解“含”的本义:包含。2、手势辅助理解含义为了帮助学生在本义和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理解,我迅速在大屏幕上投射了一幅雪景图,并建议学生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一一对应组成“窗框”(如),移至眼前,放眼望“雪景”。

7、通过简单手势辅助,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凭窗眺望的情境,明白一个“含”字正形象地说明了远山的雪景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镶嵌在窗框上了,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丝丝美的愉悦。3、加强联系激发情感背景资料中表明:此诗是诗人重返成都时写的。那时,他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新建了自己的家——草堂,生活安定、心情愉悦。如何让学生在感叹美的同时去体会诗人那含而不露的感情是件难事。我再次留给学生细细品味、静静思考的空间:一个“含”字把远处的雪景和什么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