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

ID:36053727

大小:3.8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01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_第1页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_第2页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_第3页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_第4页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书摘抄黑川纪章共生思想完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读书摘抄:黑川纪章著《新共生思想》黑川纪章(1934-2007):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他曾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或“舱体”时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

2、。1960年,新陈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作为其主要成员之一的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变形”的概念和“点式刺激法”。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以“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的理论而广为人知。他所谓的“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期的建筑构想。在1970年的大阪国际博览会上,黑川纪章推出了TB实验性住宅,将建筑所具有的发展可能性充分表现出来了。为此他被视为建筑界的前卫人物。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再次引起轰动。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它的新陈代谢的解

3、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中分式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这些可以搬动的舱体虽然以后并没有再挂到别处,但是黑川纪章对建筑的理解却产生了飞跃。此后,黑川纪章开始思考将技术的方法与富有哲理的思想联系起来。他觉得将日本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是一条颇有前途的路子。他认为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及“改变的需要”之接受力,将不同文化及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

4、在相反的元素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黑川纪章后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近来黑川纪章将其共生思想概括成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术的调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与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他试图以共生思想来改变西方中心和理性主义,并表达出自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意愿。黑川将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看作是相互间能够产生意义和气氛的词汇或符号。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

5、指色彩,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代表作品有: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中银舱体楼(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等。•吉隆坡国际机场(英语:KualaLumpurInternationalAirport,简称KLIA)是马来西亚最主要的国际机场之一,位于雪兰莪州南部的雪邦

6、,离吉隆坡约50公里。此机场正式启用于1998年6月27日,取代之前的梳邦国际机场。吉隆坡国际机场的标语是“把世界带到马来西亚,把马来西亚带往世界”(BringingtheWorldtoMalaysiaandMalaysiatotheWorld)。•吉隆坡国际机场也是袋鼠航线其中一个停留点,由于英国航空与澳大利亚航空已停飞吉隆坡国际机场,所以只剩奥地利航空与马来西亚航空停留在此机场。机场管理公司仍保持乐观态度,希望英国航空与澳大利亚航空可以重新将吉隆坡国际机场成为他们袋鼠航线的其中一个停留点。•吉隆坡国际机场由日本建筑师黑川

7、纪章设计,采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机场,机场中的森林”,机场四周被绿荫环绕,机场卫星大楼中央设有露天室,外面有热带雨林的风景。第二章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机械时代的“进步”是意味着接近欧洲机械时代,是“欧洲精神”的时代,是“普遍性”的时代。“理性中心主义”认为,如果世界上的真理是唯一的话,那么依靠人类理智的力量,必定能够探究并证明出来。“理性中心主义”把依靠理性而达成的科学、技术放在首位,把艺术、宗教、文化等等和感性相关的领域放在其次。渗透到建筑中的机械时代主张“建筑是因为建筑本身而存在”的汉斯·霍莱茵和矶崎新的“建筑至上主义

8、”,也与这种“理性中心主义”一脉相承。矶崎新主张的“大写的建筑(ArchitecturewithcapitalA)”、形式主义建筑,以及诺姆·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普遍文法的评价中,都带有理性中心主义和机械时代的普遍倾向。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机械时代的审美意识具有简洁、单纯、正确、纯粹、,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