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

ID:36064569

大小:194.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4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自查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1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一、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②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其他种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2.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曲线。①“J”型曲线:Nt=N0λt。②“S”型曲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③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由于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3.群落的结构:(1)

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3)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4.群落的演替:(1)初生演替: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者原来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二、生态系统1.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食物链和食物网。①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N级消费者属于第N+1营养级。②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2.能量流动:(1)概念:生态系统

3、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过程:(3)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帮助人们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1)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2)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实质: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基础:负反馈调节。(3)类型: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6.保护生物多

4、样性:(1)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3)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1.下列与种群特征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③⑤。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性别比例变化一般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③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一定要采取标志重捕法。④成年、老年、幼年等年龄期,是根据生殖能力来划分的。⑤若一个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其数量必然维持稳定。2.下列与种群增长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①④。①在“J”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是不变的。②在“S”型曲线中,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③降低环境容纳量是治理鼠害的

5、有效方法之一。④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内斗争最为缓和。3.下列与群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④。①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的群落,丰富度越高。②两种生物竞争时,一般来说一方会把另一方淘汰。③草原生物群落没有垂直分层现象,只有水平分布的差异。④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分布有关。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①若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会出现障碍。②微生物都属于分解者,动物都属于消费者。③食物网中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④流经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为所有生产者的净生产量。⑤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单方向。1.(2018·全国卷Ⅰ)种群

6、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解析】选D。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数量受自然资源和空间等影响而呈现S型增长,A项正确;密度越大,种内斗争越激烈,数量增长越慢,B项正确;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增长速率也会不同(密度大的增长得慢),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项正确;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D

7、项错误。2.(2016·全国卷Ⅱ改编)下列与某地多年生植物甲的种群密度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估算植物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该地区植物甲的总数,除以甲地面积,即为植物甲的种群密度C.该地区植物甲的种群密度足以反映该地区植物甲数量的变化趋势D.影响植物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包括气候、病虫害、植食性动物等【解析】选C。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最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故A正确。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故B正确。要想知道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还需要研究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故C错误;气候、病虫害、植食性动物

8、都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