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两极格局的结束

4-4两极格局的结束

ID:36065206

大小:90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4

4-4两极格局的结束_第1页
4-4两极格局的结束_第2页
4-4两极格局的结束_第3页
4-4两极格局的结束_第4页
4-4两极格局的结束_第5页
资源描述:

《4-4两极格局的结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探究的主要问题1.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变化和特点是什么?2.如何认识导致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3.美苏关系发展变化提供了什么启示?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⑴背景:里根担任总统美苏关系的变化⑵政策:提出所谓新“遏制”政策⑶军事措施:“灵活反应战略”“星球大战计划”⑷意识形态:宣传大战“十字军讨伐”“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2、苏联的“新思维”⑴背景:苏联沉重的经济负担戈尔巴乔夫改革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⑵内容: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3、美苏缓和:“中导条约”美

2、苏双边协议二、冷战的结束1、背景:⑴美国布什政府对苏政策:强调“谨慎、考验、渐变”支持苏联的国内改革提供经济援助左右苏联改革⑵苏联:经济政治改革经济下滑社会动荡经济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经济改革为何不成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戈

3、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除障碍。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政治改革及其影响: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2、过程⑴东欧剧变①原因:苏联放松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②结果:东欧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德国统一⑵苏联解体:阿拉木图宣言各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戈尔巴乔夫辞

4、职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苏联历史结束。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拆除柏林墙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争霸曾严重威胁世界和平2、争霸加剧了地区的动荡紧张和局势的复杂3、军备竞赛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4、影响国民经济正常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定5、冷战思维对国际关系的恶劣影响

5、6两极格局解体后各种矛盾的激化7、大国的强权政治依然成为和平的潜在威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