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

ID:36096357

大小:1.35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05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_第1页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_第2页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_第3页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_第4页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_第5页
资源描述: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决定作用桥梁目的、动力纽带回顾社会再生产的四个过程是什么?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收入和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国家收入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财政税收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第三单元的内容结构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决定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决定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原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按劳分配透过中国电信看分配以

2、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中国电信集团实行高效的薪酬制度,工资分配只看工作效果,不论资历,由同岗同酬的观念转变为多劳多得的观念。在电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工资分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电信是按什么方式来分配员工的工资?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适用范围分配标准分配尺度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3、分配对象请思考:什么是按劳分配?如何实行?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不适用于按劳分配。2.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是指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如国家税收、企业成本)之后的个人消费品部分,不是分配全部社会财富。3.按劳分配并不承诺等量劳动会取得等量报酬,因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相联系的。生活中哪些收入形式属于按劳分配呢?(2)农民通过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水果、林木等,获得收入的,属于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

4、利性分配(如节日补贴、独生子女保健费等),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1)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注意: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有劳动能力但下岗失业的人都应得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收入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补充』在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由于是非劳动收入,因而不属于按劳分配。讨论: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是否行得通?P59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

5、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按劳分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决定结论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但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如果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导致什么结果?“懒汉”束缚生产力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赶人。平均主义普遍贫困上工一窝蜂干活闹哄哄放工往前冲苦了想干的,累了实干的,便宜了捣蛋的平均分配①现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的性质)②目前我国的劳动者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劳动的特点)按劳分配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

6、献大小、效率高低,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决定结论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总之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可能性现实性必要性中国电信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挖掘员工潜能,确保企业高速、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深入电信员工的心中。“学习技术,提高素质,争当先进”在电信蔚然成风。中国电信实施按劳分配有什么作用?按劳分配的意义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

7、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技,提高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按劳分配占主体60%①公有制占主体②就业劳动者最多公有制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

8、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因此,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