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研组教研简报

历史教研组教研简报

ID:36098428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5

历史教研组教研简报_第1页
历史教研组教研简报_第2页
历史教研组教研简报_第3页
资源描述:

《历史教研组教研简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白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组教研活动第6期☆高中历史教研组活动记录会议日期:2017年10月18日会议地点:明德楼高三文综办公室参会人员:万琼、刘慎旭、裴伟、田洪珍、范开发、谌宏珊、黄惠婷。会议内容:今天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听评课,内容是黄慧婷老师的录播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黄老师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不管是说课环节还是教学反思都针对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了必要又有效的讲述和论证,是一堂非常到位的公开课。本堂课的内容涉及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影响了直至今天整个西方的历史。罗马法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其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的原则

2、虽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至今仍然是人类为实现它而追求的法律目标。同时本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方政治史模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衔接西方古代政治与近代政治,为下一个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了铺垫。总结:今后我们的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强史实教学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

3、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

4、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首先教师要有质疑的精神和尊重历史的态度。教师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新历史观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高考历史考试的发挥。在高校和中学最紧密的结合点——高考命题这个环节上,高校教师必定会把他们平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中的现代化史观等。这迫使我们在使用历史旧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史观。四.重视对

5、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报:白云区第一高级中学校长室、校办公室、教研处白云区第一高级中学历史组2017年10月18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