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

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

ID:36101919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5

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_第1页
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_第2页
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_第3页
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_第4页
资源描述:

《09-真实中的“谎言” “谎言”中的真实 戴金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真实中的“谎言”“谎言”中的真实——当前科学方法教与学的困惑戴金平闵行区教育学院当前“知识”正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增长,人穷其一生也只了解“知识的海洋”中的极少部分,所以人们更加体会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实施过程很重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感受、认识、运用。但是,目前初中物理关于科学方法的教与学尚存在一些令人两难的矛盾,实施过程尚存在较多的困难。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初中物理在“科学方法”教与学中的冲突、困惑,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专家、教师来研究中学物理科学方法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得到更健康地

2、发展。一、真实中的“谎言”,学生难辨真假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物理学及其课程蕴涵深邃的思想和哲理,在形成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品质和科学素养方面都能发挥显著的作用。新课程前较偏重于“演绎推理”,“归纳法”相对薄弱,因为归纳法更具创新性,新课改以来比较推崇。上海市初中物理的“科学方法题”—“情景题”、“数据表格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是“能力立意”题,属于

3、区分度比较大的题目。案例Ⅰ就是一道典型的“数据表格题”:【案例Ⅰ】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盛有液体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把两种液体(水和煤油)先后装在规格不同的烧杯中(如右图)。用仪器测出液体的密度ρ、深度h,容器底面积S,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ρ水=1.0×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12345液体深度h(米)0.050.050.100.150.15容器底面积S(米2)0.0050.020.020.020.01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帕)49049098014701470表

4、二(ρ煤油=0.9×103千克/米3)实验序号678910液体深度h(米)0.050.050.100.150.15容器底面积S(米2)0.0050.020.020.020.01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帕)44144188213231323(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或7、8、9)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液体,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底部面积大小无关。(3)甲同学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2、7,3、8,4、9,5、10有关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第4页共4页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请判断,甲同学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错误”、“合理但结论不完整”或“合理且结论完整”)参考答案是:(1)同一容器中,同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2)1、2,4、5(或6、7,9、10);(3)合理但结论不完整。分

6、析: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从实验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第(2)问,主要考查分析比较能力;第(3)问,主要考查是从实验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数据表格题”的题干呈现的研究情景通常是“真实的”,命题者考虑初中生处理实验数据能力较弱,为了降低从实验数据归纳结论的难度,命题时将实验数据进行了“理想化”处理,或是由理论倒推出来的“数据”,呈现给学生面前的实验数据是毫无误差的,也就是“虚假”的实验数据。所以“科学方法题”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它一方面蕴含科学方法、力图体现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却对现实进行人为地“美化”,呈现给学

7、生却是不可能存在的“实验数据”,与求实、探索的科学精神相左。因为此类题属于“拉差距”题,广大师生非常重视,在平时训练和各类测试中,学生时常面对它,而且应答策略也层出不穷,几乎形成了八股条例,由此在学生心中产生深深的印象——相等、成比例都是完全符合的。现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内容中没有“误差”,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不介绍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笔者曾询问过不同类学校的学生,学生普遍对电流表、电压表、测力计所测出的数据毫不怀疑,而在实际探究或实验测量时,测量出的实验数据不相等或并不严格成正比,学生通常觉得难以认同。如在一堂《阿基米德

8、原理》课中,称重法测出F浮=0.7牛,再测出G排=0.65牛,当老师问: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排出液体的重力相等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相等!此时教师顿时很尴尬,解释道是实验器材不够准,本来应该是相等。这种尴尬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碰到,这种尴尬有时成为一些课堂教学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