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

ID:36107816

大小:15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06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_第1页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_第2页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_第3页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_第4页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素萍伏尔加船夫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伏尔加船夫曲》李素萍歌曲介绍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一条河流。俄罗斯人民称它为“母亲河”。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歌曲介绍《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它的速度徐缓,旋律朴实,适合男低音演唱。这种种因素形成了《伏尔加船夫曲》那忧郁、深沉的基本格调。歌中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动机:在力度变化上很有层次。它采用了由弱到强、又由强到弱的处理方法从而形象地描绘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由远而来,复又远去,直到最后消逝在远方的情景。主题

2、思想《伏尔加船夫曲》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因此,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相关知识夏里亚宾(1873-1938)俄国男低音歌唱家。擅唱《伏尔加船夫曲》、《两个掷弹兵》等歌曲《伦敦德里小调》爱尔兰民歌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编曲歌曲介绍《伦敦德里小调》又名《伦敦德里之歌》或《爱尔兰民歌》,它是根据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改编而成的。歌曲分析原曲采用单二部曲式写成的,大调式,4/4拍。其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见课本旋律线图)

3、。其旋律纯朴动人,充满了温柔平和的气氛。其第一乐段也由两个乐句组成(见课本旋律图下两行)。其旋律显得高昂,色彩较为明亮,带有明显的颂扬性。整个音乐充满了热爱生活及憧憬未来的美好感情。歌曲分析小提琴曲将原曲在高低音分别呈现一遍,然后加以变化后重复。最后回到原来的情绪上结束全曲。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歌唱性强的优势,因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作者简介塔雷加(1852—1909)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从小家境清寒,一边做工,一边师从盲音乐家学习吉他。1874年获资助进入马德里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和声,后从事教学和演奏活动。1878年在巴塞罗那举行吉他独奏会获得成功,以后经常

4、到巴黎、伦敦演出。1885年定居巴塞罗那,并常在西班牙和法国巡回演出。他创作了八十余首吉他曲,其中不少曲目已成为吉他音乐的古典名作。乐曲介绍中世纪时,由阿拉伯及北非侵入西班牙的摩尔人,在西班牙南部的格拉纳达城建立了格拉纳达王国。摩尔人在格拉纳达山丘上盖起了阿尔罕布拉宫。在这座中世纪的宫殿里,珍藏着闻名于世的壁画——这是古代伊斯兰文化的宝贵遗产。15世纪时,西班牙人开展复国运动,摩尔统治者被赶出了西班牙。但是,格拉纳达王国的遗址及阿尔罕布拉宫中珍藏的壁画却成为后世旅游的胜地和观光的对象。 西班牙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塔雷加曾到阿尔罕布拉宫游览。他对那古老的宫殿建筑和华丽的壁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

5、印象。因而在1896年创作了《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这首传世之作。歌曲分析《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的结构形式是:A+B+尾声(即单二部曲式带尾声)。其第一乐段为a小调、3/4拍、行板。旋律优美,采用轮指的手法奏出;其伴奏音型为分解和弦。歌曲分析这段音乐带有柔和、清幽、沉思的意境,仿佛在描绘落日余晖下的阿尔罕布拉宫,它金碧辉煌、庄重肃穆。其第二乐段为A大调。旋律显得高雅、深沉,在丰满的大三和弦衬托下,表现出王宫及壁画的豪华气派。乐曲的两个乐段交替重复后,引出了尾声相关知识吉他。中世纪时,摩尔人将一种拨弦乐器传入西班牙。随后,逐步定型为今天的西班牙吉他(简称吉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