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上第二单元检测

四语上第二单元检测

ID:36121441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四语上第二单元检测_第1页
四语上第二单元检测_第2页
四语上第二单元检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四语上第二单元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_一、我能读句子填词语。pūjūnyúnchóngdié1、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得那么(),没有()kòngxì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yǐnbì2、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háobùkěxīsuíyùérān功夫,弃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二、我会组词。痕()扒()腊()恨()趴()蜡()茎()敞()燥()经()蔽()躁()均()逐()弃()匀()追()异()三、我会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1、慎(shèn

2、shēn)重、2、住宅(zháizhāi)3、静谧(bìmì)4洞穴(xuéxuè)、5、朝(zhāocháo)着阳光6、堤(dītí)岸7召(zhāozhào)开8、嫩茎(jīngjìng)9、抛(pāopōu)弃四、我会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一个词语造句。()()可惜()()而安()()注意不可()()消磨()()浩如()()枉费()()精神()()()()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填空。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______写在_____

3、__的一首诗。描写庐山千姿百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给我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俗话说就是:2、《蟋蟀的住宅》是______国著名昆虫学家,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_______的观察,创作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采用______手法,把蟋蟀比作_____,把它的_____________比作住宅,让我们体会到蟋蟀______________,不肯_____________的精神。3、《世界地图引出的发

4、现》讲述了德国地球物理学家__________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我们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4、《游山西村》作者是,现在常用来形容遇到困难获得转机的诗句是5、爬山虎的脚()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成小圆片,()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在墙上。6、他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用成语说他就是我知道的成语故事还有、、。六、本单元我们学了一首歌谣,让我们来展示一下吧!正月,二月,五月___,六月,九月,十月,再写两句: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按要求写句子:1、那些新叶子均匀地铺满了墙。(改为把字句)2、小溪哗哗地流淌着。(改为拟人句)3、鸟的天堂真无愧于“鸟的天堂”的美誉啊。(改为反问句)八、我会阅读短文。阅读短文(一)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上。茎上长()的地方,反面伸出()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1、这两段文字出自_________写的文章___________

6、____.。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这个自然段具体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作者写得如此细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4、按课文内容填空。爬山虎的脚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用______________来比喻这细丝。6、这段话是围绕

7、来写的。7、学了这一课我最大的感受是:阅读短文(二)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仰之情不自今日起。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他,把它作为崇高品质的象征。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小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是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死它。它只是一味的无忧无虑的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

8、没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