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

ID:36137722

大小:23.1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6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_第1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_第2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_第3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_第4页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城市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必修二2.3城市化(第1课时:城市化及其进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读图分析讨论法。2.案例教学法。3.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盛与衰的对比分析,学生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到一条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为国家富强而学习。【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教学过程】导入:城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巨大进步,城市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城市群,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城市群吗?(展示教材31面图2.16,设计问题,学生思考分析)过渡: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年到200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总数增加,各等级城市数量增加,并且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的这种过程就是本节学习的内容。【板书】一.城市化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总结。①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②城镇等级升级。6【板书】1.城市化概念

3、: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板书】2.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城市人口数量增多;(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板书】3.城市化的发展动力【学生讨论】结合图2.17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学生问答】略P31读图思考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表现理由说明城市数目增多特大城市由2各增加到5个,中小城市增加若干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原有的三个大城市发展为特大城市,同时又增加三个大城市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产业

4、结构变化由过去有大面积的农村到现在大、中、小城市星罗棋布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城市化的一个很重要标志就是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从人口迁移来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不外乎推力和拉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推力和拉力的具体内容可能很不相同,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的推力来自农村,如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5、等。主要的拉力因素来自城市,如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等。6但是也要看到对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来说,农村也有拉力,如人们的乡情、故土难离等,城市也有推力,如陌生的城市环境、生活方式、住房、教育、政策等也会阻碍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教师总结】(1)推力因素: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②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③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2)拉力因素:①城市就业机会多;②城市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高;③文化设施齐全;④城市交通便捷。(3)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4.城市化的意义⑴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

6、⑵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⑶改变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5、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教材图表P31图2.17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中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从1985年到2000年城市发展状况,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一个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应主要从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入手:(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

7、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表示。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如下表所示: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6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势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教材图表P32图2.19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

8、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从1800——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了5倍多,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56倍,城市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发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