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

ID:36142365

大小:3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_第1页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_第2页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提炼概括孔子孟子的教学态度、原则和教育方法2、比较说出孔孟“为师之道”的异同能力目标1、概括孔孟的教学方法2、名句积累情感目标由孔子的教学思想理解当代社会的素质教育教学重点能提炼概括孔子孟子的教学态度、原则和教育方法教学难点由孔子的教学思想理解当代社会的素质教育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由名句背诵与默写导入二、自学质疑、交流展示自由诵读第20-22节,思考、讨论:1、学生互相交流并阐述个人看法。2、师生交流、探讨:(20)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

2、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21)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22)一暴十寒,或者如俗语所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很难奏效。因此,贵在坚持,责在有恒心。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不过,孟子这段话说得非常生动形象。总结:既然“学”本身就是目的,是为了达到道德上的完善,孔孟既给我们谈到了有关“学”的方法问题,也谈到了有关“学”的态度问题

3、。3、自由诵读第24-30、33、34、37节,师生交流、探讨(24)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5)这一章紧接前一章的内容,继续谈论治学的方法问题。前面说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则说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26)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

4、育思想。(27)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29)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

5、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30)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33)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34)一语道破古今文人通病。问题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什

6、么不好呢?孔圣人不是“自行束情以上,吾未尝无诲”吗?不是“诲人不倦”吗?(35)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课堂小结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

7、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课后作业1.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2.名句诵读积累与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