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

ID:36142488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_第1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_第2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_第3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导学案文题解读一、词人名片三起六落之人生——三起四落支持王安石变法的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原来反对新法的司马光等人入朝任要职,新法被逐一废除。苏轼被召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善拔擢后进,一时才士聚集左右,互栩诗文酬和,传为文坛佳话。因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遭旧派疑忌,再度请求外任,出知杭州,后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因受人诬告,又出知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二、诗词故事善于捕捉诗意的苏东坡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的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任颖州知府时,一天傍晚,他与王

2、夫人散步,当时月亮刚刚升起,院中梅花盛开。王夫人对苏轼说:“春月胜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惨,春月令人欢悦,何人招赵德璘辈(指老朋友们)来饮花下?”王夫人的话触动了苏轼,他沉吟片刻,做了一首《减字木兰花》记载此事:春庭月午,摇荡春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风薄雾,都是少年行乐处。不似春光,只与离人照断肠。受夫人的启发,苏轼生发联想,吟出的果然是一首好词。三、文题背景1.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即熙宁

3、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词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2.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卑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的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的《遣悲怀》以及南宋

4、吴文英的《莺啼序》前后辉映、相互媲美。3.王弗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生有一子苏迈。她美丽贤淑,“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亡妻墓志铭)她经常劝苏轼待人接物要谨慎,可惜恩爱不长,在二十七岁时因病去世。临终前对苏轼说:“妇从汝于艰难时,不可忘也。”文本赏读一、诵读,整体感知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十年/生死/两/茫。不/思。自/难。千里/孤坟、无处话/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夜来/幽梦/忽/还。小/轩。正/梳。相顾/无言、惟有/泪/千。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

5、2.在前面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该词。提示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凄婉哀伤的悼亡词。上片抒写自己的哀思,诉说十年来的苦难生活,而致“纵使相逢应不识”,才四十岁就白了头;下片通过梦境写相思之切、梦中相逢之悲,最后写“明月夜,短松冈”下的孤坟,反映了“无处话凄凉”的苦痛,流露出词人怀念亡妻的真情实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动人肺腑。二、悟读,诗情画境为了找寻一条船,一条能为我摆渡思念的船,我整整找寻了十年。只见白浪滔天,迷雾茫茫,遮断了我三千六百个望眼欲穿的日子。一定是你也无法抗拒思念。为了赴一次以十年为期的约会,我看见你分

6、明乘着夜的翅膀,如一只黑夜的蝴蝶轻展着羽翼,栖于故乡你我曾经共同伫立过的窗口。在梦中,朦胧地看见你在窗前梳妆,还以为又回到了以前那段幸福的时光,一下子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打湿了枕头,醒来时枕头已湿了一大半。抬头,明月。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一幕幕。猜想着,你坟头我亲手栽种的松树应该是满眼葱绿了吧!三、品读,鉴赏评析1.本词题为“记梦”,其实只有下片前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该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构思?请试作分析。答案 本词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

7、三层。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达对亡妻的死别之痛、相思之苦。下片前五句转入写梦,实乃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结尾三句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进一步抒发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之情。这种真挚、深沉的感情,在梦前、梦中、梦后一步步深化,凄婉哀伤,催人泪下。如图表所示:内容线索情感构思上

8、片现实死别之痛、遭遇之悲梦的基础下片前五句梦境相逢之喜、伉俪情深思的幻化下片后两句现实肚肠寸断、凄苦难奈梦的延伸2.“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这样写有何用意?答案 这三句话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即使夫妻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