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

ID:36147841

大小:3.0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6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_第1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_第2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_第3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_第4页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_第5页
资源描述: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导学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喜看稻菽千重浪》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2.把握细节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选材和立小标题的特点。3.学习袁隆平高尚的道德操守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家作品简历: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课文背景:1981年,我国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

2、予袁隆平研究小组。1995年袁隆平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等9项国际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字词广场字音识记挽起(wǎn)   签署(qiān)   一蔸(dōu)淤泥(yū)籼稻(xiān)捍卫(hàn)茎秆(jīng)粳米(jīng)花蕊(ruǐ)掖      屏字形辨析词义辨析探索·摸索两词都有“寻找”义。“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通常和领

3、域搭配,即对象是一个领域,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摸索”,试探,寻求。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通过亲身经历试图达到一定目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脚步。※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他摸索出一套学习英语的方法。蕴藏·蕴含“蕴藏”,蓄积深藏未露,多指具体事物。“蕴含”,蕴藏,包含,多指抽象事物。※海洋深处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台商代表称,大陆“十二五”规划将拉开新一轮的投资,也蕴含更多的发展机会。熟语积累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回忆青春时代高中奋斗的那三年,是最辛苦也是最刻骨铭心的,时过境迁,那种咬牙奋进勇敢拼搏的姿态一去不复返了。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

4、退缩回头。※漫漫寻梦之路,他执着追求,历尽坎坷,义无反顾。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伦比,类比,匹敌。※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1]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导语:点明人物、时间、事件,及人物的工作成果、意义。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2]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

5、,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这位老人,就是几天后将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泥腿子院士”——袁隆平。人们常常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稻田里为什么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农民出身的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那时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就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4]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

6、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5]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蔸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因为系统选育(从一个群体品

7、种中选择优良的变异单株)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当时许多优良的稻麦品种都是通过这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①、摩尔根②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