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其中

初一上册其中

ID:36148022

大小:8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初一上册其中_第1页
初一上册其中_第2页
初一上册其中_第3页
初一上册其中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上册其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A.300万年B.200万年C.170万年D.70~2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说话B.能不能直立行走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工具3.关于山顶洞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顶洞人尚未进入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B.生活在距今18000年前C.他们已懂得钻孔和磨制技术D.妇女是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4.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位于我国___的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A.淮河流域B.黄河流

2、域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5.我国商代制造的造型奇特的青铜精品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象尊D.牛尊6.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有名的暴君是()A.桀B.汤C.纣D.厉王7.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B.姜尚C.管仲D.鲍叔牙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B.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候C.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D.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9.西周“国人暴动”发生时,哪一个国王在位()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厉

3、王D.周幽王10.青铜文明灿烂的时期是指我国的()A.原始社会后期B.夏、商、西周C.夏朝D.西周11.战国时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是下列哪三个诸候国(4)A.燕、赵、魏B.韩、赵、魏C.楚、赵、魏D.韩、赵、卫12.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是()A.葵丘会盟B.城濮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13.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14.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的是()A.开明的奴隶主B.新兴的地主阶级C.新兴的奴隶主D.广大的农民15.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4、.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B.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C.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D.它出现于商朝16.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哪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老子B.孔子C.屈原D.孙子17.下列哪一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18.孔子的活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创办私学B.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C.因材施教D.提出“仁”的学说19.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A.孔子B.董仲舒C.老子D.韩非子20.秦始皇在全

5、国实行郡县制采纳了谁的建议()A.李斯B.吕不韦C.韩非D.赵高21.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A.修豪华的宫殿和陵墓B.修筑万里长城C.焚书坑儒D.把全国划分为36郡22.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民族矛盾尖锐4C.秦统治者的暴政D.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道路被冲坏,误了期限,按秦律当斩23.最后推翻秦朝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B.项羽领导的起义军C.刘邦领导的起义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起义军24、我国的奴隶社会的历史开始于()A.公元前2070年      

6、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300年      D.公元前1046年25、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A.越王勾践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26、"水旱从水,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此水利工程是指()A.郑国渠B.灵渠 C.广通渠 D.都江堰27、战国末期,秦打败赵国的关键一战是()A.城濮大战B.马陵之战C.桂陵之战D.长平之战28、秦末农民战争中,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29.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

7、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3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天子之下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平民D、卿大夫二,组合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①嘉峪关②临洮③山海关④辽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是()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3.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

8、磨制技术的是:()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C、①②D、②③④⑤44.“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人们按母系血缘确定亲属关系B.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C.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5.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