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教案3

《弹力》教案3

ID:36163837

大小:18.8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弹力》教案3_第1页
《弹力》教案3_第2页
《弹力》教案3_第3页
资源描述:

《《弹力》教案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弹力》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过程方法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的工具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1)对周围生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服务器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学难点弹力的产生原因。教学用具各种测力计、钩码、弹簧、橡皮筋、泥、刻度尺等。教学过程设计1、情境引入教师:力

2、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学生: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2、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利用直尺、橡皮筋、弹簧、泥、纸以及同学们能找到的物体,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补充新的实验,汇成下表物体受力后的形状撤去力后的形状用力压一把直尺使它变弯直尺恢复原状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弹簧恢复原状铝导线用力折弯铝线不能恢复原状橡皮泥用力捏,扁了橡皮泥不能恢复原状用力折一张纸,纸被折弯纸不能恢复原状用力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能恢复原状教师:观察表格

3、中的信息,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失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直尺,用力压变弯了。(失去力后恢复原状。);橡皮泥用力捏,扁了。(失去力不恢复原状。)教师:结合刚才实验所得归纳弹性与塑性、弹性形变和弹力板书:1、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一样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叫弹性。2、像橡皮泥,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在物理上,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3、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4、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我们把

4、这种力就叫做弹力(elasticforce)。3、继续探究请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上台拉动拉力器,提醒全体同学注意观察,有什么发现?给你一根弹簧,其它器材任选,来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教师巡回指导)找一组同学说出自己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弹簧原长(cm)拉力(N)弹簧长度(cm)弹簧伸长长度(cm)350411005215063进一步提出问题(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具体关系)收集证据与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成正比。)根据这一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1)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指针等几部分组成(2)使用测力计应注意下面几

5、点:(对比以前学过的仪器)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3、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4、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5、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用测力计体会1N、2N、5N各力的大小(3)其它测力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