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

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

ID:36165536

大小:81.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_第1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_第2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_第3页
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研究-上030133再创造教学一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编号9044汪纯中发表在上030133上属于思维、品质、创造题为《再创造教学一例》20006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汪纯中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hal)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再创造”数学教学基本原则.他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应将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到学生的活动,从感觉效应转为运动效应“学生应当通过再创造来学习数学,……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而且能保持长久的记忆因此,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

2、的不同层次中,始终处于积极、创造的状态.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来贯彻“再创造”原则呢?我认为,抓住有代表性的数学问题,对其题解提出若干值得深思的问题供学生思考,然后师生共同交流,进行评析与探讨,这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例1命题1:“若x、y为互不相等的非零问题:上述的命题I与推广的命题I是否是真命题?尽管两个命题的证明过程完全合乎逻辑,正确无误,但命题I是真命题,而命题Ⅱ却未必.例如,对于n=4,我们可以证明:满足命题Ⅱ条件中的四个互不相等的非零有理数是不存在的.因而对于n=4,命题Ⅱ是个假命题.用

3、反证法证明如下:假设有互不相等的非零有理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