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

ID:36168442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6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_第1页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_第2页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_第3页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_第4页
资源描述: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物理学规定:的物质温度升高所吸收的为该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符号是,单位是。2、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读作,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3、1kg的水和1m3的水相比较,它们的密度,比热容;1kg的水和1m3的煤油相比较,密度大的是,比热容小的是。4、水的比热容是,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20℃,则水需吸收的热量为J,0.5kg的80℃热水冷却到30℃,这些水所放出的热量是J,若将5kg的80℃的热水加热至沸腾,要吸收的热量是J.5、甲、乙两块金属的

2、质量之比是4:3,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9:4,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6、甲、乙两物体的温度分别为20℃和25℃,它们的质量之比为5:2,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甲的温度降低了10℃,乙的温度降低了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7、某物体的温度从4℃升高到8℃吸收了152J的热量,它的温度从20℃降低到16℃时,放出热量是。8、2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21℃吸收的热量是J,2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了21℃吸收的热量是J。9、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如果将水倒掉一半

3、,它的比热容是。10、质量都是10kg的水和煤油,吸收8.4×104J的热量后,水的温度上升,煤油的温度上升。11、铅的比热容是铜的1/3,质量相等的铅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二、选择题12、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则它吸收的热量之比Q水:Q油是()A、3:2B、2:3C、1:6D、6:113、在冬天,为了防止秧苗在夜间受冻,常在稻田里多灌一些水,这是因为水()A、密度较大B、比热容大C、传热能力较大D、温度高于地面温度三、计算题14、0.2kg

4、的铜吸收了3.9×103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80℃,铜的初温是多少?(C铜=0.39×103J/(kg·℃)15、质量为500g的铝壶中装有2kg的水,把它们从20℃加热到70℃,问:(1)水需吸收多少热量?(2)铝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3)水和铝壶共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C铝=0.88×103J/(kg·℃)16、已知汽油的热值是4.6×107J/kg,完全燃烧500g汽油。求(1)燃烧汽油产生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的50%被水吸收,使水温从20℃开始,升高了40℃,则

5、水的质量是多少?四、简答题17、下表列出由实验测定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你认真阅读下表,你一定会有所发现,请写出其中任意两条: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酒精2.4×103煤油2.1×103冰2.1×103蓖麻油1.8×103砂石0.93×103铝0.88×103干泥土0.84×103铁、钢0.46×103铜0.39×103水银0.14×103铅0.13×10318、有两种质量相等,初温也相等的不同液体a、b,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如14.3-3图甲加热,加热过程中各种热损失也相同,它们

6、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曲线如14.3-3图乙所示,则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较大的液体是,原因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图14.3-3甲图14.3-3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kg1℃热量CJ/(kg℃)2、2.1×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1kg的冰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2.1×103J3、相同相同水煤油4、4.2×103J/(kg℃)1.68×105J1.05×105J4.2×105J5、1:36、1:57、152J8、8.4×104J1.764×106J9、4.2×103J/(kg℃)10、2℃4℃11、3:1

7、二、选择题12、B13、B三、计算题14、30℃15、4.2×105J2.2×104J4.42×105J16、2.3×107J13.7kg四、简答题17、(1)从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最大(2)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比热容不同18、b在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b的温度变化小,根据公式C=Q÷(m△t)可知,b的比热容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