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周周清第七周

初三历史周周清第七周

ID:36170650

大小:6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5-06

初三历史周周清第七周_第1页
初三历史周周清第七周_第2页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周周清第七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历史周周清(第7周)一、基础巩固1.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2.秦朝“焚书坑儒”,清朝大兴“文字狱”,两者的根本目的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推行法家思想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3、九年级(1)班的同学编写了一本《中华民族英雄谱》。下列英雄人物的事迹中能真实再现古代人民抗击荷兰殖

2、民者侵略的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邓世昌D.林则徐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B.反抗侵略C.社会变革D.和平交往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6.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

3、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B.康熙帝册封班禅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7.如果用一组词来概括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B.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C.国家巩固与危机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并存二、能力提升8.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谢弗评价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3个世纪中,几乎亚洲每个

4、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材料二 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情况对比表项目郑和哥伦布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航海次数7次4次各次航海船只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每次航行人数2.7万~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横渡大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牙买加等地材料三(清朝时)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举出反映该政策的史实两例。(2)结合材

5、料二分析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次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3)材料三中清朝的“与外界隔绝”的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发展趋势。三、拔高冲刺9、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多个“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钱造币以赡用。征匈奴四十馀,匈奴远遁,日以削弱。——《古代历史史料汇编》(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统一的主要措施。材料二 开

6、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置开远门,亘地万余里。——《开元纪事》(2)据材料二,概括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从“选人用人”角度分析其原因。材料三(康熙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派兵驻守。施行“展界开海”政策,离乡背井之人纷纷还归乡里,认故亩,以耕以凿,渐次垦辟,至无旷土。各宜乐业,人民安生。——《名家讲坛》(3)据材料三,概括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