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

ID:36172388

大小:17.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_第1页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_第2页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_第3页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_第4页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画——学画猫头鹰》说课稿史家小学孔炳彰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的美术教师孔炳彰。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人美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中国画——学画猫头鹰》。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汇报我的教学设计。1.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2.教学背景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过程5.学习效果评价6.教学设计特色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课以2011年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导: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相结

2、合,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通过尝试用毛笔、墨、国画颜料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理论依据本课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借助学习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5教师采用支架式教学,(1)搭脚手架——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使学生将三、四年级的中国画知识与技法迁移到本课。(2)进入情境——通过猫头鹰的标本,设置“如何用中国画的技法表现猫头鹰”的问题情境。(3)独立探索——

3、通过三次绘画探索与实践,使学生对所猫头鹰的绘画方法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下半学期的第二节国画课,在三至六年级的美术学习中,国画课程有《水墨游戏》、《彩墨游戏》,《中国画——学画荷花》、《学画青蛙》、《学画大熊猫》、《学画猫头鹰》,《蔬果白描》、《树的画法》,以及《建筑画法》、《山水画法》共十一课。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本课属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情况小学第二学段的学生开始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但往往会出现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教师根

4、据本校四年级的学生对国画知识已有的了解进行分析,学生对中国画有着很浓的兴趣,并且已经初步掌握中国画知识与技法,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二、教学目标知识:巩固强化中国画浓墨、淡墨,了解干笔、湿笔的运用,以及“浓破淡、色破墨”等中国画技法知识。 5 能力:运用浓淡墨色和干湿变化的方法,配合“浓破淡、色破墨”等中国画技法,表现不同风格和不同姿态的猫头鹰。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学生将三、四年级的中国画知识与技法迁移到本课。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

5、学生思考。 3.使用协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同学间对教材的分析,和相互帮助,解决绘画实践中的问题。 4.通过探索与实践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两次探索尝试和一次艺术实践,最终解决本课教学重难点。 5.通过评价,巩固本课教学重难点,树立学生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毛笔、墨、国画颜色和宣纸创作带来的笔情墨趣,运用中国画技法创作作品,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三次实践与总结拓展,使学生逐步形成热爱传统绘画表现形式,并产生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运用浓淡、干湿的笔墨变化,配合“浓破淡、色破墨”的方法表现猫头鹰。 教学

6、难点:巧妙运用国画的笔墨技法,表现不同形式和不同姿态各异的猫头鹰。一、教学过程5用猫头鹰标本导入,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概括。教师同时创设问题情境“该怎样用国画技法画猫头鹰?”接下来教师带领复习笔墨,目的在于使学生找到水分控制的重要。这是就是学生的第一次尝试,通过此次体验,可以使学生发现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自主或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方法进行修改添画。自由小组讨论分析教材,出示不同画家笔下的猫头鹰作品,播放我事先录好的微课。看完视频,学生第二次尝试,学生使用浓淡、干湿的笔墨和浓破淡等中国画技法来表现猫头鹰,从而解决教学

7、重点。教师通过学生先后两张尝试,来总结和鼓励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大自然中不同姿态的猫头鹰,播放我事先录好飞翔的猫头鹰微课,出示教师范画,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此处需要现场生成,根据学生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教师演示说明。)本节课实施时,学生充分激发起学习热情,大胆按照创作要求进行创作。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展示出了不同画法、不同姿态的多种猫头鹰。在拓展环节中,我通过各种题材的中国画,和国画技法所画的T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五、学习效果评价评价方式: 本课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1.学生自我评价、2.学

8、生互相评价、3.教师点评 5对课堂时效性的评价: 对课堂时效性的评价反应在学生对本课的参与程度,在现场生成的创作实践环节中体现。六、与以往教学设计的不同之处 本课以新课标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