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

ID:36184169

大小:1.26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07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_第1页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_第2页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_第3页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_第4页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陕西省数学中考宝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宝典目录第一部分:2012中考复习计划第二部分:陕西2009-2011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应试技巧第四部分:答题技巧第五部分:初中数学易错题分类汇编第六部分:中考数学压轴题评析第七部分:中考数学压轴题评析332012中考复习计划中考临近,很多学生在复习数学方面不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复习计划,现就对那些中考迷茫的学生给出详细的复习参考计划。在中考复习上,我们要重视学习效率,不搞题海战术,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重在查缺补漏,重温教材内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纵横向联系,强化解题思路的方向感。必须做到的:(1)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定理,推论(性质

2、,法则)等(2)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韦达定理),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3)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4)典型问题、易错问题要及时进行归纳,用一个专用的本子收集错题,要养成有错必纠,查漏补缺的好习惯。切不可眼高手低或简单地进行题海战术。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3、。(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按中考试卷的设计原则,基础题都是送分的题,有不少基础题都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第二轮复习重在提升能力,关注专题训练。融会贯通考纲上的所有知识点。需要做到的:(1)进行专题化训练将所有考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分为为多个专题,按专题进行复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2)突出重点,难点和热点的内容在专题训练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抓住热点,突破难点。按照中考的出题规

4、律,每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内容都大同小异。应注意的问题:(1)专题的划分要合理。专题的划分标准为相关知识点的联系紧密程度。专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始终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2)保证一定的习题量。所谓“熟能生巧”,在这个阶段,所要做的就是将关键知识点进行综合、巩固、完善、提高。要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典型题。(3)注重多思考,并及时总结规律。每个专题内的知识点具有必然的紧密联系,不同专题之间的知识点同样会发生关联融合,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总结规律。33第三轮复习重在训练答题策略,不断进行模拟考试。突破中考分数的非知识角度的障碍。需要做到的:(1)研究历

5、年中考真题,选择含金量高的模拟题。分析历年中考题,对考点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梯度设计合理,立足中考又稍高于中考难度的模拟题来做。(2)调整自己的心里状态。考试的成绩绝不仅仅取决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在真正的考场上,心理状态和心里素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模拟训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真正中考的时间以及相关要求来训练。应注意的问题:(1)通过做模拟题进行查缺补漏。中考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谓众多,在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后,最后需要用做模拟题的方式来检查是否有遗漏生疏的知识点。(2)克服不良的考试习惯中考考题都有相应的判分规则,要按照判分规则去优化答题思路和步骤,必须避免因为“审题不仔细,凭印象答

6、题以及答题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失分。(3)总结适当的应试技巧在实际的考试过程中,完成一道题目并不一定非要按照从知识点的应用角度出发。针对不少典型题,都有相应的解题技巧,既节约了做题时间,还保证了结果正确。陕西2009-2011年中考试题对比分析图形运动-----动态几何问题动态几何问题是指随着图形的某些元素的运动变化,导致问题的结论或者改变、或者保持不变的几何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运动的主体:点、线或者面(形)运动的方式:翻折、平移或者旋转分析策略:(1)基本信息分析1、点动----运动路线:直线、曲线、折线运动范围:起点、终点、转折点运动速度:s=vt双动点关联性2、线动----线的类

7、型、运动方式、与其他元素的关系3、面动----原图形特征、运动方式理清主从关系、进行转化分析分析策略:(2)解题思路1、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关注起点、转折点、终点2、运用函数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自变量----时间;因变量----点的坐标、线段的长、线段的位置、图形的形状、周长、面积等;3、运用化归思想:关注特殊与一般的相互转化,难与易的转化,复杂与简单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33分析策略:(3)问题归类1、变中求变:运动变化中的函数关系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