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论语》十二章

328《论语》十二章

ID:36191982

大小:3.83 MB

页数:89页

时间:2019-05-07

328《论语》十二章_第1页
328《论语》十二章_第2页
328《论语》十二章_第3页
328《论语》十二章_第4页
328《论语》十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328《论语》十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十二章《论(lún)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论语》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封

2、建社会中被尊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fù)尼山全貌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荀子墨子庄子知识锦囊1、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2)30—50岁,欲仕不能。(3)50—55岁,在鲁从政。(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孔子被誉为“万

3、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的思想:“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1)政治思想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都是他的做人准则。2、孔子思想2、孔子思想(2)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子:文学常识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一般是在姓之

4、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疏通课文,积累词语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三省()吾身传()不习乎十有()五论语()逾矩()  曲肱()一瓢饮,在陋巷()博学而笃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yùnwǎngdàiyuèxǐngchuányòuyúɡōnɡlún一、自由朗读,读准字音lòudǔhào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5、,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二、有感情朗读,注意朗读节奏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6、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复习先生,指孔子yuè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

7、容也、也是人家不了解(我)志同道合的人表顺接表转折重点字词解释:(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而:连词,表顺接。时:名词做状语,时常。之:代所学知识(3)说:通“悦”,音yuè,愉快.(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今异义词,今义为朋友)亦:副词,也。(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6)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7)句型:不亦......乎?译成:不也是......吗?

8、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课文探究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个人修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