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

ID:36234926

大小:125.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5-07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_第1页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_第2页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_第3页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_第4页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课标解读:本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海陆分布的影响,使气压带、风带破坏成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冬、夏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第三部分通

2、过三种气候类型的案例分析,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热力作用是本课的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但各气压带中心名称及中、高纬环流的上空大气运动偏向等对学生不作要求,根据课标要求只需掌握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移动规律。学习目标: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季节移动规律;通过老师指导准确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和相关等压线分布图,解释北半球冬夏季

3、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3.根据季风气候图能够分析东亚季风成因、性质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4.通过案例分析引导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习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习难点: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2.北半球气压中心冬夏季变化规律。3.亚欧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而西岸受气压带、风带影响的原因。-9-/324.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学习方法:教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课时安排:3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前边大家

4、学习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近地面大气的风向主要受哪几个力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那么,全球性的大气运动又是怎样运动?(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师: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它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输送和交换热量。)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地

5、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也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学习三圈环流。(板书)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师: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的热量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的运动。下面我们一起先做一个活动。(活动)P35活动1看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师:(强调)假设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也就没有了地转偏向。由于高低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同,在赤道和极地间就会产生热量差异,那么在赤道和极地间会形成怎样的大气运动?生:热力环流。就半球而言,是单圈环流。师:(标出大气运

6、动的方向箭头)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地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使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所以,高空的空气由赤道向极地流动,近地面的空气由极地向赤道流动。想一想,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生:不能。师:为什么不能?生:因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大气一有水平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9-/32响,气流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师:很好。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全球大气到底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

7、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逐步投影)三圈环流图及低纬环流立体图(北半球)师:(讲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1.低纬环流①赤道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使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形成高压;②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自西向东的方向,在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③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信风。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①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中纬西风。②北纬90°

8、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偏转成极地东风。③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暖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