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百万念佛

共修百万念佛

ID:36238469

大小:87.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07

共修百万念佛_第1页
共修百万念佛_第2页
共修百万念佛_第3页
共修百万念佛_第4页
共修百万念佛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修百万念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往生之路 15共修百万念佛前几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法王的《极乐教言》,当时很多人都很有感触,都决定自己这一生临终的归宿定在往生极乐世界上,这是很好的现象。因为人生毕竟很短暂,不能没有目标,虽然大家的因缘各不相同,有的学密、有的学禅、有的专门持名,但共同的目标是可以确定下来的,那就是临终往生极乐世界。信愿念佛,解行并重要知道,我们学习法王的教言,不是听听就可以了,而是要真正把握住教言的要点,然后真正贯彻在自己一生的修行中。这样学习教言才有真实的意义。具体怎么来奉行法王上师的教言呢?法王上师说:“要对阿

2、弥陀佛生起信心,猛利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在这个基础上如法念完一百万遍的阿弥陀佛名号。”这就是当年上师大力弘扬净土法门时的要求。也就是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现在我们就拿出实际行动来,真正按照法王的教导不折不扣地努力实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每周都在学习净土经教,通过长年的思维、熏习等,有希望逐渐培养和加深对净土的信愿。但是,只有教理方面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因为信愿和净业的行持就像是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一定要配合起来,才能往净土前进。所以一定要解行并重。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把“行”往生之路 15落

3、实起来,也就是从今年开始,我会号召大家每年共修一百万遍的阿弥陀佛名号。法王说在信愿的基础上念完一百万遍的阿弥陀佛名号,必定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想要成功的往生西方净土,你的心就必须按照教言去做。你按照上师指引的道路走,就能顺利地走到极乐世界。否则自己不去实修,不去遵照法王的教言实行,那也只是种个远因而已。因此说,现在一方面我们要研习教理,理解法义,加深对净土的认识;而另一方面的行也要跟上来,要开始发起念佛的正行。也就是要采取“解行并重”的路线来走,在这两方面都要把握好。这对知识分子来说尤其重

4、要。如果你暂时还理解不了很深的法义,那也不要紧,可以先听一些浅显的讲解,逐渐地熏陶,同时多在念佛的实修上用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总的要知道“解行并重”是指解、行互相促进,而不是说全部解完了,信愿都究竟圆满了再来行持。其实,信愿上有非常深广的内涵,需要逐渐地加深、提高,使得它越来越圆满,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年的努力。所以现在要两手抓,一手抓信愿,要不断地在这上努力;另一手抓念佛,天天要有行持的日课。大家稍微想一想也会明白,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也十分脆弱,无论现在自己多年轻也不能保证今天不

5、死。如果想等到法义全都研究透了再来念佛,恐怕还没有研究透,就已经一命呜呼了。或者,如果要等死相现前时才来念佛,那时恐怕只有以手抓胸的份了,根本做不了主。所以“行”的越早才越有把握,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切实、最重要的事!持名念佛,当下做起往生之路 15《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说,念佛如同孩子忆念母亲,母亲会时时忆念孩子,也就是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大愿,佛时时都在护念众生。但如果孩子不忆念母亲,母子的距离就会很远。如果孩子能回心忆念,母子之间就恒时不分离。所以,想要与阿弥陀佛的心相应,关键就是要忆

6、念阿弥陀佛。那么,该如何来忆念呢?我们先想想看,一个孩子该怎样忆念母亲呢?那就是直接喊“妈妈”的名字来引起念母亲的心。当然也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彼此的心相互忆念,或者微笑,做一些其他的肢体语言等等。而很直接的方式,就是直接喊“妈妈”。因为叫妈妈的时候,就直接跟妈妈的心相连了。也就是真正生起了念妈妈的心,这时就跟妈妈相应了。而且,人人都知道,当一个小孩会说话的时候,就应该叫妈妈了。至于他对于妈妈的体会,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的加深,但不能说,孩子还小,对妈妈的爱认识得还不够,所以要到二十岁再开始念妈妈。

7、应当在他能开口说话的时候就要念妈妈。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妈妈的好、妈妈的爱体会得有多深,他念出来的“妈妈”就越会情真意切,就会跟妈妈越相应。往生之路 15同样的道理,我们就是要通过一句佛号来跟阿弥陀佛相应,而且现在就要开始念佛。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净土方面的法义依靠听闻、思维等,稍有一些信解,有些感受,或者说生起了欢喜心、信心的时候,当下就会生起一种很想念佛的心。从这里就能看出,前面一切净土经教上的闻思、教理上的抉择,都是发起至诚念佛心的手段。换句话说,一切的看书、听闻、思维等等,就是

8、为了提起信愿,从而直接从内心深处喊出阿弥陀佛。当你真正以至诚、恳切的心来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直接跟阿弥陀佛相应了。所以说以名感佛,以名与佛心相通,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而且要知道,佛法的很多方面都要灵活地把握,不能说死了。比如一方面我们可以说信愿行之间是因果关系,以信愿作为因,发起修行,这样解释当然是正确的。但也要知道这三者又有互相促进的一层关系,也就是以实行会增长信愿,强化信愿。就像你多跟母亲接触,就会增上对母亲的了解、对母亲的感恩那样。又像平常说的“实践出真知”,你去实行会得到很多真实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