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艰难中起步》改

《从艰难中起步》改

ID:36249319

大小:3.77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5-07

《从艰难中起步》改_第1页
《从艰难中起步》改_第2页
《从艰难中起步》改_第3页
《从艰难中起步》改_第4页
《从艰难中起步》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艰难中起步》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艰难中起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什么是“一穷二白”呢?“一穷”指什么?“二白”指什么?课前检测:"一穷二白"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落后面貌的形象描述。一穷:指经济落后;二白:指文化、教育落后,文盲多。教学目标:1、知道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改变人民生活状况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2、感受当时国家的状况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3、进一步发展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洋蜡蜡烛洋火火柴洋铁壶铁水壶洋油、洋灯用来点煤油灯带有玻璃护罩的煤油灯为什么要在火柴,蜡烛,铁壶这些名词前面加上

2、一个“洋”字呢?当年人们的生活要依靠这么多洋货,说明了什么?想一想这些带“洋”字的物品大多数是从国外输入进来的,国内能生产这些产品的工厂寥寥无几。这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能力十分低下。想一想,除了前面图片展示的内容,你们还知道那些带着“洋”字的词语呢????、自行车洋匣子:老式录音机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整个国家面对战争留下的创伤,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穷困。那么社会究竟破坏到了什么境地?老百姓的生活穷困到了什么程度?自学38页——39页的内容(5分钟)广州摇摇欲坠的贫民窟(居住条件恶劣)铁匠铺的铁匠用原始

3、工艺铸造(工业生产落后)泥泞不堪的街道(交通状况不好)(教育条件差)破败不堪的学校新中国成立时,在四亿八千万同胞中,文盲率高达80%,当时的小学毕业生就是“小知识分子”了,能读书、会写字的人被称为“文化人”,所以,教育面临着繁重的普及任务。营养不良的老人和孩子(食物匮乏体质弱)原始的耕作(农业生产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发扬主人翁的精神,硬是从艰难中起步,在建设祖国的各个方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奇迹,使新中国走向了富强!新中国成立时,在四亿八千万同胞中,文盲率高达(),当时的()就是“小知识

4、分子”了,能读书、会写字的人被称为(),所以,教育面临着繁重的()任务。80%小学毕业生“文化人”普及1、60多年前带“洋”字的词语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告诉人们,旧中国生产能力十分低下。2、在解放初期,人们习惯地把六层以上的楼房称为“洋房”。3、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里人居住的是饱经战火摧残的房屋、棚户陋巷。4、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农户就连生产所必需的耕牛、农具、种子等都没有,有时几家合用一头牛。农业生产也很落后。5、在旧中国,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6、“一穷二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真实写照。7、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显著特点是

5、一穷二白。作业:继续采访长辈,了解他们解放初期的生活,了解他们战胜困难的小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