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ID:36255075

大小:444.55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07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_第1页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_第2页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_第3页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_第4页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税收第2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税收主编孙世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节税收制度第二节税收制度的分类第二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分类第一节税收制度一、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各项税收法规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制度依据和纳税人向国家纳税的法定准则。核心是税法。为了制约纳税人,也为了制约纳税机关。广义:税法通则狭义:具体税种的课征制度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税收优惠和违章处理等。(一)纳税人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亦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主要解决向谁征税的问题。分为:

2、自然人纳税人:自然人个人和自然人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合伙的、个体,个人承担义务)法人纳税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4个条件,12页)负税人:实际承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税款的实际承担者)。纳税人是法律上税收的纳税主体,负税人是经济上的负税主体,取决于税收是否可以转嫁★。扣缴义务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扣缴纳税人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与纳税人发生经济关系的时候代扣代缴,扣缴义务人负有与纳税人同等的法律效力。(二)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或征税客体,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对什么东西征税,即国家征税的标的物。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确

3、定税种名称的主要依据。例如以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称所得税,以车船为征税对象的为车船税等。目前各个国家征税的对象主要包括商品(劳务)、所得和财产三大类。与征税对象相关的有:(1)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设置方法包括列举法和概括法。(2)计税依据(税基):是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基数)。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量化。征税对象侧重从质上规定对什么征税,计税依据则是从数量上对征税对象加以计量,计税依据乘以税率就是应纳税额。一般分为从价征税和从量征税。★(3)税源:税收收入的来源。(三)税率1、税率是对征收对象征税的比例或额度,是应征税额占单位课税对象的比例。解决征多少的问题,体现着征税的深度,反映国家有

4、关的经济政策。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1)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2)关系到纳税人的负担程度(轻重)(3)是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的出发点、作用点(三)税率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1)比例税率(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3)累进税率(三)税率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比例税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大小,均采用相同百分比征收的税率。不会因为征税对象数额的多少而变化,分为单一、差别、幅度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对同类征税对象实行等比负担,有利于鼓励规模经营和平等竞争,符合效率原则。负担稳定、计算简便、税负明确。具体又可分为统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中央规定上下限,地区差别税率)(三)税率2、分

5、类(我国现行的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不采用百分比,按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税额,不规定征收比例,一般适用从量征税,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可分为地区差别税额、幅度税额和分类分级税额。(三)税率2、分类(我国现行的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绝对额按额累进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相对值按率累进: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全率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从小到大划分成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税负合理、适应性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为例:应纳税所得额:2600元(500以下的税率5%,500-2000的税率10%,2

6、000-5000的税率15%)全额累进税率:税额=2600×15%=390元超额累进税率:税额=500×5%+1500×10%+600×15%=265元应纳税所得额税率税额税后所得全额、超额500元5%25475全额501元10%50.1450.90超额501元500×5%+1×10%25.1475.90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后面讲)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每一等级的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最高适用税率-本级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

7、税率和超率累进税率:例:某房地产公司出售商品房收入1000万元,规定扣除项目金额为400万元(其中包括取得土地所有权支付的价款、建造商品房及配套设施成本费用和销售税金等),请计算房地产公司应纳多少土地增值税?(P169页172页)解:增值额=转让房产收入-扣除项目金额=1000-400=600万元增值率=增值额/扣除项目金额×100%=600/400×100%=150%按全率累进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增值额×税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