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流行音乐探究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

ID:36259958

大小:2.5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07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_第1页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_第2页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_第3页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_第4页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园流行音乐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园流行音乐探究组员:何轶群邱晨董宜张康上个世纪80年代,海峡对岸传来的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在内地流行;90年代中期,本土制造的“校园民谣”又形成另一波音乐风潮;进入新世纪,各种自产的与外来的音乐风格不断融合交汇,反倒是形式单纯的“校园音乐”风光不再。这是高潮后必然的委靡,还是再一次爆发前暂时的静谧?校园音乐的起源首先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流行音乐不是我们自己的发明,而是一个从形式到内容完完全全的舶来品。不论它的商业化本质和操作模式,即使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基本音乐概念,像摇滚、流行、电子、另类、

2、金属、包括民谣,还有近年来的风靡全球的HIP-HOP、RAP等,哪一样不是外来的?但“校园音乐”可以算是个例外,不是“进口原装”,绝对“本土制造”。纵览欧美流行音乐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或一种风格可以定义为“校园音乐”,也几乎没有歌手会自诩为“校园歌手”,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程度,特别是音乐的普及教育程度很高,大学学历所代表的“校园背景”并不能为歌手提供一种明晰的身份标识的作用。反观华语乐坛,商业气息和殖民色彩都过重的香港就不说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流行音乐在起步阶段都

3、经历了一段“校园音乐”的启蒙时期(在台湾称为“民歌运动”和“校园歌曲”,在内地则是“校园民谣”),其间都涌现出大量经典作品和优秀人才,为华语流行音乐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基调和雄厚的人力储备。校园音乐的兴盛70代中期,校园民谣在台湾兴起,并且发展迅猛。如果说日本的校园民谣是校园民谣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那么,台湾则是校园民谣真正成型的诞生地,并将校园民谣推向了辉煌。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继承关系,但都为校园民谣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台湾更是校园民谣的成名地,谈到校园民谣就不能不谈到台湾的校园民谣。1975

4、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台湾诗人余光中怀乡的诗谱成曲子演唱,深受青年欢迎。校园民谣不但反映青年生活,而且也是对西方音乐泛滥的一种抵制。当时一位名叫李双泽的歌手在演唱会上拍案而起,喊出了“唱我们自己的歌”的口号。从那以后,台湾校园歌手佳作不断,像侯德健的《龙的传人》,《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是那一时期产生的。从1974年到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罗大佑的《童年》。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台湾校园民谣高潮

5、渐渐低落。同桌的你、睡在上铺的兄弟、童年、大学自习室、窗外、橄榄树、在希望的田野上、采蘑菇的小姑娘、、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校园的早晨、兰花草、龙的传人、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荡起双桨、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小草、踏浪、我是女生、中学时代、七子之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路灯下的小姑娘、校园的小路、梦驼铃、轻舞飞扬、似水年华、白桦树、往事、童年的小摇车、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小芳、一生有你、朋友、千千阙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小白杨、一无所有、深呼吸、冷酷到底、让世界充满爱、白衣飘飘、却上心头、玻璃杯、未

6、名湖是个海洋、老屋、单车岁月、彩虹、那些花儿、完美世界、光辉岁月、“水木年华”的走红“后校园民谣”时代,唯一能为“校园音乐”传递星火的也只有“水木年华”组合了。其核心成员卢庚戌曾在2000年以个人名义推出过专辑《未来的未来》,反响不错,他个人也获得了当年许多音乐大奖的“最佳新人奖”。其实早在“校园民谣”当道的时候,在一张跟风专辑《成长.八九》中已收录了卢庚戌的作品,但与《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青春》等“校园民谣”经典相比,当时的卢庚戌还显得稚嫩,作品也缺少个人特色,但他的执着却非常人

7、能及。就在许多功成名就的“校园音乐”干将们,要么躺在光荣簿上睡觉,要么见好就收、半途而废的时候,卢庚戌却笃信“坚持就是胜利”。2001年,在组建了“水木年华”之后,这个二人组合就成为“校园音乐”的一枝独秀,近年来更是屡次力压“羽泉”,成为“年度最佳组合”的得主。他们的三张专辑《一生有你》、《毕业纪念册》、《70.80》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其作品除了延续“校园民谣”清新流畅、旋律动听、易于传唱的特点外,也与时俱进地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今年推出的新专辑《70.80》中的有些歌曲就采用了摇滚或舞曲

8、的编配手法。当然这也引来了许多争议,有些人认为这种做法破坏了“校园音乐”最本质的属性,但“水木年华”这种日趋多元化的追求也正应和了当下“校园音乐”风格庞杂的特征。当年“校园”与“民谣”的相遇,可以说是物质条件的局限促成的,作为80年代清华“校园音乐”的亲历者,宋柯说:“虽然当时大家写的东西都比较有责任感,但音乐形式只能是民谣,也许有人想玩摇滚也玩不了,没条件啊!”如今,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和电脑制作技术的普及使“校园”里的爱乐人告别了一把木吉他弹唱的“民谣”时代,“校园音乐”越来越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