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

ID:36273932

大小:57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07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_第1页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_第2页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_第3页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_第4页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ppt_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今天,我们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作者故意隐去了传主的家世、生平事迹等一般传记要素,而着重表现他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实则蕴涵深刻。五柳先生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学习目标五柳先生传1.熟读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文章大意。3.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4.了解五柳先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和志趣爱

2、好。附1传:即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根据记叙对象的不同,分自传和他转两类。自传,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但就内容而言,与陶渊明的思想性格相同,实际就是作者本人的自传。关于传朗读课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应该从读入手。朗读要达到三个目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内容。请同学们先在下面自由朗读两分钟,然后请一至五组的C1同学朗读,六至十组的B2同学起来点评。朗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ì)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

4、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读懂文章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各组面对面的同学,相互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大意说给对方听。8分钟后,各组的B1同学上台展示。友情提示:合作开始,请大家站起来并把凳子轻轻地放在你的课桌下面。抢答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5、。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译文什么地方。许:处所详细地知道文中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现在指:1、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2、了解情况不深入。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喜欢、特殊的爱好。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旧交、旧友。有时往、到就希望、愿望竟不挂心、在意冷清的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战国时齐国的隐士。忧愁的样子。心情

6、急切的样子。此人,指五柳先生。朋友、伴侣酒杯译文课堂讨论1.读课文传文部分,根据你的领悟,说说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下面的句式:我从文中的“_______”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个______的五柳先生。2.赞语部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传文”部分的哪句话相照应?有什么作用?3.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两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对于刻画五柳先生有什么作用?1.读课文传文部分,根据你的领悟,说说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用下面的句式

7、:我从文中的“_______”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个______的五柳先生。(1)读“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我们看到一个自别于名门望族、不慕荣利或淡泊宁静的五柳先生。(2)、读“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我们看到一个恬淡自足的五柳先生。(3)、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们看到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或胸襟开阔,意存高远五柳先生。(4)、读“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即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我们看到一个率真放达的或开朗乐观的五柳先生。(5)、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我们看到一个安贫乐道

8、的五柳先生。(6)、读“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们看到一个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五柳先生。2.赞语部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传文”部分的哪句话相照应?有什么作用?“不戚戚于贫贱”这句话照应了第一段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不汲汲于富贵”照应了第一段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