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6276297

大小:725.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08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波市“十校联考”高二上学期试题卷历史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正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子

2、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宗法制度,天下归嫡C.井田制度,天下归私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答案】D【解析】【详解】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故D项正确;皇帝制度开始于秦朝,故A项排除;宗法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项排除;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故C项错误;【点睛】注意关键信息“西周制度”。2.“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商代B.西周-21-

3、C.春秋战国D.西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特征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之后,经历了石锄耜耕阶段。故“开始被取代”是在商代时期,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开始”,排除。【点睛】首先分析“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3.唐代诗人王建曾作诗描写当时汴州的商业:“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从诗句中能得到的信息是①汴州的草市在当时非常繁荣②汴州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③汴州的夜市很具特色④汴州的水路交通很发达A.①②B

4、.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汴州的商业”说明的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①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汴州是全国经济重心,故②错误;材料中“晚茶商闹”“通宵酒客行”说明夜市出现,商品经济繁荣,故③正确;材料“水门”“桥市”说明汴州的水路交通比较发达,故④正确;所以答案选C。4.下图是宋代画家文同的《墨竹图》,该图-21-A.讲究布局,气势雄壮B.对比强烈,富有个性C.技法上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文化特色D.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注重诗意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墨竹图》是文人山水画,反映出中国绘画注重写意的特点,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5、气势雄壮,富有个性,故AB项排除;《墨竹图》属于中国传统的绘画,没有吸收西方绘画的特色,故C项错误。5.朱熹在《戊申封事》中写道:“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此为天理耶,人欲耶?果天理也,则敬以充之……人欲也,则敬以克之。”这段文字体现的朱熹的主张是A.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B.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C.慎思明辨,格物致知D.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天理也,则敬以充之……人欲也,则敬以克之”可以得出统治者治理天下应做到存天理、灭人欲,这体现出朱熹的主张是正君心,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

6、现出理与气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C项是程朱理学掌握理的办法,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排除。-21-【点睛】分析“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天理也,则敬以充之……人欲也,则敬以克之”是解题的关键。6.“(元代)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A.中书省与行省制B.中书省和枢密院C.枢密院与宣政院D.行省制与御史台【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

7、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中书省和枢密院,故B项正确;行省制是元朝创设的,故AD项排除;宣政院是元朝设置的,故C项排除。7.黟县《环山余氏宗谱》中记载,明代商人余荷浦经商“二十余年,囊囊日实,良田美宅如愿以偿”。这一记载反映了明代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封建礼教束缚解除D.传统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明代商人”“良田美宅如愿以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随着商业的发展,传统的观念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故A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