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圆

第五单元 圆

ID:36295246

大小:6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08

第五单元  圆_第1页
第五单元  圆_第2页
第五单元  圆_第3页
第五单元  圆_第4页
第五单元  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圆圆的认识主备人:邓永婷讲课人: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0日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1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探索出圆的特征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增强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有哪些你认识的图形?(学生汇报)2、哪个与众不同?不同在哪?3、引出课题:圆的认识(板书

2、)二、学习画圆1、操作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圆。2、认识圆规手柄、两只脚(各自特点)3、用圆规画圆的步骤。(边看课件边操作)(1)两脚分开,定好两脚的距离(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三、学习各部分名称(对照课件)1、圆心:(读概念、理解、找关键词、在圆中标注、)2、半径:3、直径:4、练习:判断那条是直径(说清不是的原因)四、按要求画圆画一个半径是两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五、研究圆的特征1、拿出你准备好的圆,填写研究报告单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2、小组讨论、学生板演3、总结圆的特征、半径的特征、直径的特征

3、、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六、比较黑板上的圆与本子上的圆有什么不同总结: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七、巩固练习闯关训练:(一)判断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1.半径2厘米.2.半径2.5厘米.3.直径8厘米.(三)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六、全课小结这节课我

4、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为学校设计一个直径是10米的花坛教学反思:学生能够掌握圆的特征,但有部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不能运用圆规和直尺规范地绘制图案。圆的周长主备人:邓永婷讲课人:备课时间:2016年10月21日授课时间:2016年10月23日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5、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圆桌和菜板都有点开裂,需要在它们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啊?同学们,你们有办法解决吗?二、探究新知(一)测量圆周长1、课件演示2、像这样,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除了上面的方法,还可以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圆的周长和圆的大小有关系,圆的大小取决于圆的半径。(二)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中,看看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发现:原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2、认识圆周率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

6、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3.14。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πd或C=2πr(三)学习例11、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进行订正、总结。三、知识运用完成课本64页做一做。四、知识拓展学生自读63页“你知道吗?”五、布置作业作业:第65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6题。反思: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学生的计算不够准确。圆的面积(1)主备人:邓永婷讲课

7、人:备课时间:2016年11月3日授课时间:2016年11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4、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