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的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ID:36305746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全民族的抗战》_第1页
全民族的抗战》_第2页
全民族的抗战》_第3页
全民族的抗战》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民族的抗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民族的抗战》          “教师即教材”--------《全民族的抗战》一课教学案例分析新课程、新教材、新思路、新理念、新教法、新评价等词已经讲了够多了。推进新课改已近两年,笔者真正涉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亦已近一年。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真正体会了“教师即教材”这个词的涵义。下面就以第七单元第五课第二目《全民族抗战》一课为例,谈谈教学设计的思路和体会。教材结构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中的第二目,全课打破了原来省编历史教材的编写体例,原来对抗日战争这一发生在中国近现代的大事,教学安排是先以《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

2、过渡),抗日战争过程是以毛泽东《论持久战》中论说的“防御,相持、反攻胜利”三阶段说来叙述的,同时把“国、共、日、伪、顽”几种政治势力交织、对抗、彼此消长的过程融合在教材中,教学用时最少5课时。而新教材只用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全民族的抗战”两目串联起中国历史上这件大事,颇具特色。第一目体现了抗战不是偶然爆发的,日寇野蛮的侵略行径是令人发指的,说明了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的紧要关头。第二目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国人民绝不屈服,抗战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人民。第二目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即形成过程)(二)中国

3、人民通过艰苦卓绝,英勇无畏的反抗斗争最终战胜了日本法西斯(即斗争过程)。教学目标透析:1、使学生理解抗战是中国人民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2、使学生懂得并会搜集抗战胜利是无数爱国英雄浴血奋战换来的(史实),由此激发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3、让学生知道,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近百年来抵御外敌入侵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4、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学会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教学设计思

4、路:本课教材提供的文字仅六七百字,十幅图片,远远不能支撑教学知识平台的构建,怎样才能把这两个贯穿抗战全过程的问题理清楚呢?教师必须站在教材和教参之上,俯看历史发展的脉络,理清史实的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时,必须考虑史实的因果关系、逻辑顺序,以适应人的认知规律。流程框架结构搭建必须是纲目提挈式的,以示条理清楚。选择补充材料,图片必须精选典型,充分说明问题,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设计思考和合作探究课题必须适应初二学生现有知识基础水平和社会经验。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历史社会知识功底,又要有教学设计经验的结累,同时要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广度、深度以补充教材提供的不

5、足。因此,把第一个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用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态度三个阶段统领起来,即“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第二个问题是抗战艰苦斗争取得胜利的过程,用两个战场统领起来,即:“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突出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的抗战,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最后分析讨论抗战取胜的原因和意义,突出抗战是正义战争,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共领导人民浴血奋战,世界人民大力支援下取得的胜利。着重分析回忆百年屈辱史,以深刻理解第一次彻底、完全胜利的意义,即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新振兴的转折点,激发

6、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感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教学难点: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联蒋抗日”的必要性。教学流程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反蒋”[活动]阅读思考: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什么政策?造成当时中国怎样的内外局势?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后教师归纳:(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即不抵抗政策,却大举进攻红军根据地,发动五次反革命围剿。(2)造成红军根据地困难局面,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

7、的局面。“逼蒋抗日”[活动]说一说,蒋介石反动政策是怎样逐步转变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图文后,回答蒋介石为什么逐渐转变了政策后教师归纳:(1)   在中共领导号召下,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   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战,激发了中华民族抗日爱国激情。(3)   “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4)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联蒋抗日”[活动]辩一辩:在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上,你是否同意“杀蒋”,为什么?(自由辩论。最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中共为了全民族根本利益,联合蒋介石国民政府抗日,和平解

8、决是正确的结论)[叙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