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擂茶文化

[ppt模板]擂茶文化

ID:36319218

大小:2.67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5-09

[ppt模板]擂茶文化_第1页
[ppt模板]擂茶文化_第2页
[ppt模板]擂茶文化_第3页
[ppt模板]擂茶文化_第4页
[ppt模板]擂茶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ppt模板]擂茶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擂茶文化旅管0901唐思学号:090610009你听说过擂茶么?你喝过擂茶么?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探寻这一民间美味吧~~~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芝麻、花生等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一是口径50cm且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

2、工制成的约85cm长的擂棍三是用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擂茶在中国南方多有分布,但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又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陆河、揭阳、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末后,加上捣碎的熟花生、芝麻后,再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山楂木做的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

3、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湖南的桃花江擂茶是芝麻和花生为主,放入碾钵里擂碎,后用白开水冲泡,再放点白糖。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气扑鼻,入口滑溜柔润、甜爽。制法大致和桃源相同,只是在吃法上各有不同。桃江擂茶一般放糖,成为"甜饮"。而桃源擂茶则放盐,大多为"咸食"。桃江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说喝擂茶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擂茶的功用:擂茶只当作一般饮料。若当药用,如祛风寒、消暑气、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细叶金钱、艾叶、小叶客食碗(马蹄金)、班笋菜(荠菜)、黄花、薄荷等,同茶叶一起擂烂。各种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钵内由开水冲熟;难熟的,放入锅内煮熟

4、,同开水一起冲入钵内。土家擂茶土家擂茶,主要分布在湘、黔、川、鄂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擂茶是土家族的一种特产,由土家五谷杂粮:大米、生姜、芝麻、大豆为原料在特制的擂钵中擂制而成,具有营养丰富、健康养身和健胃养颜等诸多功能,是热情好客的土家人款待客人和馈赠的最佳之品。土家擂茶起源于汉,相传,汉武帝时期,将军马援率兵南下远战交战,途径湘西武陵地区时正值盛夏,无数士兵患有当地流行瘟疫,民间一老翁以祖传秘方——擂茶献之,将士们病情迅速好转,之后,土家擂茶就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今土家族人一直都保留有喝擂茶的习惯。在美丽的凤凰古城,土家擂茶更是和镇城之宝姜糖、血粑鸭一起被称为“凤凰三宝”。客家擂茶

5、在渊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擂茶算得上客家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它是客家人特制的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钵。擂持是取一握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制成,长短2-4尺不拘,上端刻环沟用于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擂钵是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擂茶的基本原料有茶叶、大米、芝麻、黄豆、花生、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茶叶其实也不全是茶叶,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山梨叶、大青叶、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后储备起来,用作常年之需。加用的药

6、草则随季节气候不同而有所变换,如春夏温热,一般采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多选用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则可用竹叶椒或肉桂。原料备好后,倒入钵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按住或仅用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持,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方向频频擂转,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滚水,撒些碎葱,一种日常的饮料便宣告制成。擂茶起源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客家先民在由南到北的流徙迁移过程中,往往因为艰辛劳作,容易“上火”,为防止“六淫”致病,经常采集清热解毒的青草药制成药饮,而江南可供采用的药草又特别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茶,古称“贾”,

7、《本草经集注》谓主好眠,兼有清热、解暑、止渴、生津等多种功效,所以成了药饮必不可少的用料。后又有人在药饮中添加一些食物,便改良成了乡土味极浓的家常食饮。劳作归来,美美地享用一碗,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如果用来淘饭,一股馨香,格外爽口。逢有普通客人上门,一勺笊饭,一把炒豆,搅入茶中,便可招待。擂茶不排斥任何“飨料”,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可荤可素,可粗可精,这点和客家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是一致的。农家取材,极为方便。豆米、花生、粉条、干果、菇笋香料和肉类应先煮熟,再加水冲入;芝麻、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