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叙事征文

我的教育叙事征文

ID:36332426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09

我的教育叙事征文_第1页
我的教育叙事征文_第2页
我的教育叙事征文_第3页
我的教育叙事征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叙事征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班主任,想说爱你不容易从教十三载,班主任干了十一年。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真的像古诗说的那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一点点流逝,班级中发生的事情仍历历在目。刚参加工作那年,十八岁的我就像一个愣头青一般,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记得那时候我带的六年级是在上学年选了三分之一上初中以后剩下的学生,来自两个不同的学校,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是年龄,班级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仅比我小三岁,最小的刚十一岁;其次是学生整体素质,学生素质差距较大。那时候的我并没有感觉班主任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想到自己将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开学没多久问题就出来了,班级里那个年龄最

2、大的孩子叫标武,他不仅年龄最大,个子也最高,长得非常壮硕。班级里的学生大多都怕他,但是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却不买账。兄弟两人合伙和标武打起架来。我哪见过这阵势呀!把他们强行拉开以后,我焦急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学着别人那样先了解原因,然后又逐一劝解说服。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双胞胎中的小琨丝毫不买账:“不是我打的,是他先打我的。”说完呜呜哭起来了,看到这一幕,我有点无计可施了,双方谁也不认错,该怎么办呢?就在我一筹莫展正在流泪的时候,数学老师单老师及时出面帮助我化解了这次危机。事后单老师对我说:“在孩子面前不能示弱,更不能孩子气。要能揣摩他们的心理,走进他们的内心。

3、”一番谈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已不是学生了,我得从学生的角色中走出来了。就是这一次经历,我在和学生谈话的时候,不仅仅有了老师的亲切,更有了老师的威严,在学生中树立了极大的威信。后来我和他们的关系亦师亦友,多年以后的现在,还有学生和我保持联系,对我非常信任。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我们在学校都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真的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就拿今年我所带的三年级来说吧!三年级底子薄弱的学生比较多,尤其是学困生,三十五名学生就有三个什么都不会的。学习不好并不影响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每次课外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其中一名叫杨世香的同学特别受同学们的欢迎。偶

4、然的一次,我发现她手里拿了很多零食,正在分发给其他人。我了解了一下,就这一天她从家里拿了三十元,我发现时只剩下七元。而她家里的经济非常困难,为了让其他孩子和她玩,她经常买零食讨好他们。在了解原因之后,我难过的同时在学生们中间开展了这样一个交流活动《我们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吗》。在交流的过程中围绕零花钱该怎么用,用多少及如何节约展开讨论。讨论的最后又问学生给你零食吃就一定是友好的表现吗?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该如何与人交往和节约。“班级无小事,事事都重视”。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个道理。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也不是无规可循。我觉得做好一个班主任应该做

5、好以下几点:一、从“小”入手,以小见大在班级中,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长。尤其是小学阶段,面对年幼无知的孩子更应重视细节,发现小的问题,发挥小的榜样。我今年所带的三年级,因为年龄较小,个个脸上露出的稚气让我不由自主的心里充满了暖暖的爱意。年龄小不可避免的在班级卫生等诸多方面不尽人意。这些孩子在家里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扫地不会拿扫帚都很正常。开学第一天的大除草,我布置好任务以后,我自己先干起来。孩子们看见老师在拔草,也学着我的样子争先恐后的拔起来。看到不会用力气的同学,我告诉他们,应抓住草根用力气,不能用蛮力。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果然干得快多了。我又告诉

6、学生:“学习也是一样,只要掌握方法,就容易多了。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读书也是借鉴别人的一种途径。”通过一次劳动,我想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劳动过程,更多的是生活经验。一、用“爱”相辅,以“严”相承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就是热爱儿童。”《三字经》上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两句话貌似矛盾,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学生。就像面对自家的孩子一样,因为爱孩子,孩子犯了错误就能视而不见吗?没有适度的惩罚就树立不起规矩的规范性。相反“严”并不等于不爱学生,“严”是有责任心表现。严不仅是对学生的严,

7、也包括对教师自身的严。严以律已更重要。二、培养助手,提高效率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为班级配备好小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我们班主级管理好班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都会选出合适的班组成员,培养优秀的小助手。在班级建设和管理中,我充分体现班干部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班干部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班干部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舞台。一、家校沟通,共架“桥梁”家庭是学生生长的主阵地。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8、但是家长的很多思想和理念有可能与学校教育不符,这时候家校沟通就显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