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 (2)

望洞庭教学设计 (2)

ID:3634290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9

望洞庭教学设计 (2)_第1页
望洞庭教学设计 (2)_第2页
望洞庭教学设计 (2)_第3页
资源描述:

《望洞庭教学设计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诗一人之《望洞庭》教学设计山西省忻州市兴原实验小学段树华【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由《望洞庭》走进刘禹锡的生活,深刻理解诗歌感情,由一首诗读懂一个人。【教学难点】达成目标3【课前准备】朗读背诵古诗,查资料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过程】一、预习成果展示。1、背诵并上板默写古诗,师巡视发现问题,小对子互评。2、小组汇报预习古诗的成果,互评。(两组挑战)要求:以组完成对古诗的解读,表述清楚,声音响亮,逻辑条理,形式自主。二、

2、预习成果检测。检测一: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答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的意思是相安、和谐。(       )  “和”的意思是连词,跟“同”相同。(       )  “潭面”指的是一面铜镜。(       ) “潭面”指的是洞庭湖的湖面。()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水。(      )  “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面。(       )  “青螺“指的是青色的田螺。(       ) “青螺””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检测二:《望洞庭》是 代诗人 

3、所作。在诗中,诗人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和之情。三、诗人为什么写这首诗?1、资料链接:刘禹锡生于官宦人家。其父、祖均为小官僚。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22岁时,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31岁时任监察御史,34岁时推行改革,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很快宣告失败,他也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贬谪生涯。《望洞庭》写于他53岁的时候。当时他又被从夔州调任和州做刺史。刘禹锡从夔州出发去往和州,本应朝东北方向走,但他却一路向东南,来到洞庭湖。他为

4、什么要绕路去洞庭?原来他对洞庭有特殊感情。20年来,他在长安、朗州、连州、夔州之间辗转,来去洞庭,可考的有六次。20年六次来洞庭,好像洞庭已成为他的一位老朋友。这次来了恰逢秋天,于是刘禹锡就写下了这首《望洞庭》。2、吟诵《望洞庭》。四、一首诗读懂一个人。1、师生讲故事:《知县三难刘禹锡》(投影三个故事关键用语)师生共讲。体会刘禹锡的性格特点。强调诵读:第一个故事: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第二个故事: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第三个故事:《陋室铭》2、刘禹锡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体会刘禹锡的性格。和州两年后,55岁时,刘禹锡终于结

5、束了他长达二十三年的贬谪岁月,回到洛阳。途中在扬州。刘禹锡遇上了他倾慕已久的白居易。筵席上,白居易为刘禹锡作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和诗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出示古诗,吟诵,略讲诗意,体会人物性格)3、师总结这一年,离开他被贬已经二十三年,这一年他已经55岁,这一年,当初的热血青年已变成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但不变的是什么?是刘禹锡的骨气和豪气,是他用自己刚毅的性格,豪迈的气魄,如斗士般为我们留下的不朽诗篇。李白被称作诗仙,杜甫被称作诗圣,白居易被称作诗魔,现在如果让你给刘禹锡起个名字,你给他什么称谓?(诗豪)五、重回《望洞庭》,涵

6、咏诗情。最后让我们带着诗豪的刚毅,再来吟诵他写于贬谪途中的《望洞庭》。板书设计:一诗一人之《望洞庭》这首诗讲什么喜爱赞美这首诗的前世今生一首诗读懂一个人诗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