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

ID:36348003

大小:88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09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_第1页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_第2页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_第3页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_第4页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良山出口隧道进洞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漳永高速公路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目录1.工程概述-1-1.1工程概况-1-1.2工程地质-1-2.编制依据-1-3.主要工程量-2-4.施工计划-2-5.实测地形及断面图-2-5.1大湖底隧道进口地形及横断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5.2青良山隧道进口地形及横断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5.3青良山隧道出口地形及横断面图-3-6.施工方案-5-6.1大湖底入口进洞方案错误

2、!未定义书签。6.2青良山入口进洞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6.3青良山出口进洞方案-5-6.4监控量测方案-5-7.施工工艺-6-7.1施工准备-7-7.2截水沟施工-7-7.2边坡开挖及防护-7-7.3CD开挖法-8-7.4护拱暗挖段施工-11-7.5大管棚施工-11-8.劳力、材料、设备计划-12-8.1劳动力计划-12-8.2主要设备计划-12-9.质量保证措施-12-10.安全保证措施-15-11.环境保证措施-16-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隧道左线出口,洞口采用端墙式洞门。洞

3、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段明洞长度为15m。暗洞段采用超前管棚辅助进洞,管棚长度20米,衬砌类型S5a。隧道右线出口,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出口段偏压明洞长度为15m。暗洞段采用超前管棚辅助进洞,管棚长度20米,衬砌类型S5b。1.2工程地质青良山隧道出口左线根据勘察设计图:围岩主要为微风化硅质岩、砂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围岩自稳能力较好,无支护时拱部可能产生掉块,侧壁基本稳定。集中降雨状态下洞室内呈潮湿状或点滴状出水。青良山隧道出口右线根据勘察设计图:围岩主要为微风化硅质岩,砂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围岩自稳能

4、力较好,无支护时拱部可能产生掉块,侧壁基本稳定。集中降雨状态下洞室内呈潮湿状或点滴状出水。2.编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D70-201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17-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隧道3.主要工程量左线出口边坡开挖土石方2701.1m3,回填土石方490

5、.9m3,M7.5浆砌片石回填203.8m3,喷锚防护444.8m2,喷播植草480.4m2;C25混凝土32.39m3,I20a工字钢2.146t,Ф108钢管11.619t,Ф22钢筋6.893t。右线出口边坡开挖土石方3214.45m3,回填土石方965.7m3,M7.5浆砌片石回填159.4m3,喷锚防护364.9m2,喷播植草263.7m2,拱形骨架植草347.1㎡;C25混凝土21.86m3,I20a工字钢2.146t,Ф108钢管11.619t,Ф22钢筋6.893t。4.施工计划进洞计划的排摆是按照进洞10米考虑:青良山隧道出口:

6、边仰坡开挖2013-1-10~2013-1-20;护拱的施作2013-1-21~2013-1-31;洞身开挖2013-2-1~2013-2-16。5.实测地形及断面图-17-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5.3青良山隧道出口地形及横断面图-17-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17-漳永高速公路漳州华安段A6项目经理部青良山隧道出口进洞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1青良山出口进洞方案经现场测量调查青良山隧道地面的基本形状和沟壑布置基本于设计相符。覆土层厚度为2.4米,满足设计要求,实现“

7、零进洞”理念。青良山隧道出口施工方案:采用CD法开挖,辅以管棚超前支护,暗洞施工50米后开始施作明洞。进洞施工程序:洞顶截水沟开挖、砌筑→洞口其他排水工程→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及成洞面临时防护→洞口套拱、管棚棚架式体系等辅助进洞措施施工→明洞基础及洞口段路基硬化→暗洞洞身施工→明洞施工→明洞回填→洞门施工→再次暗洞洞身施工。6.2监控量测方案隧道进出口联测完成,且贯通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后,监理工程师同意使用控制点。洞顶沉降观测点布设完成并且取得第一组数据。边仰坡开挖线测设完成。洞口开挖段监控量测断面间距按照3m布设,CD法左右侧部,每分部一条水平

8、测线,两条斜测线、其余分部一条水平测线。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部位,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以便数据的相互验证。测量频率按照下测量频率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