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导学案2

《红旗谱》导学案2

ID:36368305

大小:10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0

《红旗谱》导学案2_第1页
《红旗谱》导学案2_第2页
《红旗谱》导学案2_第3页
《红旗谱》导学案2_第4页
《红旗谱》导学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红旗谱》导学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旗谱》导学案预习学案【文本助读】一、作者名片梁斌(1914~1996),当代作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35年起在家乡从事革命斗争,同时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1953年开始创作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旗谱》,1957年底出版第一部,引起强烈反响。1957年春天起辗转于病榻之上,1962年起病情好转开始工作。1963年出版“红旗谱”第二部《播火记》。“文革”中在受到陷害的情况下不屈不挠,创作了长篇小说《翻身记事》。粉碎“四人帮”后开始修改、创作“红旗谱”第三部《烽烟图》。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联主席等职。二、内容链接《红旗谱》通过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

2、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艺术地概括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特点。本课《朱老巩护钟》选自小说《红旗谱》的开头部分。朱老巩护钟只是小说的“楔子”,它和稍后描写的朱老明“对簿公堂”,既表现了农民与地主势不两立的阶级冲突,更揭示了老一代农民传统的斗争方式的局限,即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无论是赤膊上阵,还是进行所谓的合法斗争,中国农民都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朱老巩被活活气死后,小虎子姐弟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紧巴。有一天夜里,两个蒙面人跳进院子,砸开房门,捆住小虎,强奸了姐姐。为躲避恶霸的残害,小虎子只身下

3、了关东。他刚走,被恶人奸污的姐姐就跳河自尽了。小虎子一个人在关东的长白山上挖参,在黑河里打鱼,在海兰泡淘金,辛辛苦苦攒了几个钱,娶妻生子。30年后,小虎子回到了冀中平原上的锁井镇,决心报30年前的血仇。这时他名叫朱老忠,带着妻子和儿子大贵、二贵。少年时的朋友严志和帮他安了家。严志和是严老祥的儿子,当年严老祥曾和朱老巩一起斗争冯兰池。现在冯兰池已60多岁,人称冯老兰,家产比当年更大,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他拉起民团抢逃兵的车子和白面,逃兵请回一个团,架起大炮,强迫他赔偿5000块大洋,他却把这笔钱分摊到锁井镇的贫苦百姓头上。朱老明串联二十八家穷人告状,官司从县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钱人,冯

4、老兰的儿子冯贵堂又念过大学法科,会打官司,结果穷人输得一塌糊涂。朱老明赔了5亩地,几乎气瞎了眼,严志和也搭进去一条牛……锁井镇又掀起的凝聚了上一代人仇恨的斗争,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内涵……三、人物长廊1.中国农民英雄的典型——朱老忠朱老忠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他既有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性格,又洋溢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其鲜明的思想性格特征,具有以下特点:(1)强烈的阶级爱憎和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显然,这来源于他深似大海的阶级仇恨,得益于他坎坷多艰的漂泊生涯。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他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

5、英雄的超越。(2)慷慨好义、济危扶困、舍己为人的高尚美德。这绝不只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而是阶级觉悟的升华。对阶级兄弟的情深似海、义重如山,对晚辈青年的体贴慈爱、情深意切,使我们窥见了朱老忠闪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的高洁心灵。(3)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一文一武”的复仇模式并不能改变他和本阶级的命运,党的启示教育才使他大彻大悟。此后,在先进思想的不断洗礼下,他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烈火狂风般的斗争锻炼促使他思想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汇入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洪流。显然,在朱老忠身上,既集中了中国农民的传统性格,又体现了新时代农民革命的特色,朱老忠的生活斗争道路,不啻是中国农民英雄向无产阶级

6、先锋战士转化的真实写照。2.“地道的农民”形象——严志和严志和这一形象,作为英雄形象朱老忠的衬托,起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应。他的性格有软弱逃避的一面,也有不服输的一面。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表现出农民对土地特有的热爱和依赖。严志和这个典型的旧时代农民形象,没有远见没有理想,只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但是地主恶霸不给他这样的生活,连最贫苦勤劳的农民也无法在这样的压迫中存活,黑暗中的中国人民还有希望存活么?朱老忠的归来带给他希望,一个最普通的农民也要起来反抗不公平的社会了。3.第三代农民形象代表——运涛、江涛、大贵、春兰除了朱老忠、严志和这两个第二代农民形象的典型外,作为第一代农民形象的朱老巩、严老

7、祥,第三代人物的运涛、江涛、大贵、春兰等,也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使人历久难忘。春兰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农村妇女形象。她与运涛的相爱过程,从两小无猜到以身相许,再到忠贞不渝,都写得朴实无华,真挚动人,表现出在北方保守的伦理环境下农村姑娘对新生活的向往。江涛、运涛、大贵等青年一代成为作品中革命思想的领头人,是反抗斗争的真正战士,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之苗,是用熊熊烈火燎原的带头人。他们的行为正体现出革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