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ID:36430761

大小:1.20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5-09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_第1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_第2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_第3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_第4页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孔淑倩成娜李文李海燕缪淼钱心轶祁秋梦2007年1-9月“中国制造”危机3月宠物食品受污染5月二甘醇牙膏事件6月致命轮胎6月水产品欧美受阻6-9月问题玩具大规模召回6.131,500,0008.2967,0008.1419,000,0009.4800,0002004年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的食品合格率都在99%以上2007年8月,日本《国际贸易》周报报道:2006年日本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食品中,中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高于美国。99.91%﹥99.88%年份

2、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食品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批次不合格率批次不合格率2004172220.98%894591.03%2005225841.15%817541.03%2006283891.04%944420.80%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吸收劳动力创汇贡献份额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首先,在产品分工中,随着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中国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0.8%v.s.7.7%26v.s.480&200中国制造业现状其次

3、,从要素分工的角度来看,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中国从最终产品制造起步,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中国制造业现状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生产效率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制造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1对世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2对国际竞争格局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3对东亚地区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4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加大,主要表现为增量的贡献,并形成了较强的撬动力。2.在一

4、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要素的流向和布局,并为全球要素提供了更广阔的增值空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投资项目也使母国及其全球分式体系中的各个关联环节获得了更多的出口与就业机会,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仅将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有助于增加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将对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中国制造业目前主要是采取粗放型的规模扩张,这种增长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世界资源的浪费和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且还将对中国及至全球环境带来危害,不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中国成为“

5、世界工厂”使世界产业结构和整体工业化水平进入一个全新阶段。2.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和开放效应。3.在国际产业转移引发的产业结构互动过程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业空心化”趋势。对世界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中国经济将加快“由大转强”的步伐,中国经济实力尤其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将进一步改变各国经济力量的对比和国际竞争格局。1.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地位的提高将有利于改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利益制衡机制。在未来国际经济秩序中,中国完全有条

6、件、有必要实现由应对者到参与者、再到设计者的自觉转变,而中国战略地位的提升也将改变国际经济关系完全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宰的现状,从而完善国际经济秩序及其利益制衡机制,增强世界范围内社会制度、发展模式、文化价值的多样性与包容性。2.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过程中,对外经济关系出现一些新的矛盾与冲突再所难免。对国际竞争格局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表现:1.中国工业品大量进入海外市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2.由贸易与投资领域竞争引发的一些矛盾出现了激化迹象。3.我国的国家经济利益与跨

7、国公司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由于地缘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出口结构等原因,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东亚地区的内部分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直接,而东亚各国(地区)对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感受也最深刻、最复杂,相关争论也比较多。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否会改变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传统“雁形分工模式”2.中国是否已取代日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究竟将产生“创造效应”还是“替代效应”,是否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对东亚地区分工和区域经济发

8、展的影响?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否会改变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传统“雁形分工模式”日本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以及日本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与“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水平逐步缩小,动摇了其作为“雁形分工模式”中核心国家和技术来源的地位;“雁形分工模式”并不适合知识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亚地区分工发展的需求∴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不是“雁形分工模式”破裂的直接原因中国制造业的高速成长及其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将改变东亚各国(地区)经济力量的对比,扩大了东亚地区分工的范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