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

ID:36439468

大小:88.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0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4.关注我国的珍惜动物【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3.

2、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和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教学难点】◆课前准备◆1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1、教师准备:收集一些不同类群动物的图片,录像。周密的教学设计,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21cnjy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报刊、杂志和网

3、站,搜集一些有关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精美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然后教师顺势抛出本节课题: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动物给人类很大的帮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去了解它们、关心它们。  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感受、思考、置疑,唤起学生好奇心,学生的心情愉悦,兴趣盎然,主动建构科学知识c【讲授新课】探究新知:地球上的动物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科学家们把它们分为两大类:无脊椎

4、动物和脊椎动物,其中无脊椎动物占95%,脊椎动物占有5%,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包括哪些动物呢?有哪些特征、有什么区别呢?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一)无脊椎动物提前让学生课外观察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等。全班交流、讨论,得出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结论。讨论问题:(1)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是否相同?为什么?(2)土壤中无脊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是如何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活动得出结论:(1)动物生活在适宜自己生活的环境中。(2)动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1、

5、出示图片,讨论无脊椎动物种类:(1)环节动物:蚯蚓、蚂蟥、沙蚕(2)软体动物:珍珠贝、蜗牛、枪乌贼(3)节肢动物;河蟹、蜘蛛、蝴蝶、螳螂、蝗虫、蜈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别说出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特点?生活环境如何?最后讨论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再由老师进行总结归纳。(二)脊椎动物猜一猜:分别展示鱼、青蛙、鳄鱼、鸟类的骨骼标本图片,让学生猜出骨骼标本代表的动物。提问:前面我们学习的无脊椎动物有这样的骨骼吗?这些骨骼虽然形态各异,但有什么共同之处?由此引出:脊椎动物。请学生列举平常熟悉的动物中还

6、有哪些属于脊椎动物。讲解脊椎动物的分类。请学生列举平常熟悉的动物中还有哪些属于脊椎动物。讲解脊椎动物的分类1.鱼类展示养有金鱼和鲫鱼的水箱图,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请同学们4人一组,观察桌上水槽里的活鲫鱼,提出你想知道的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观察鲫鱼目的:描述鲫鱼的外部形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器材:鲫鱼,解剖盘,镊子,水槽,红墨水,滴管,自来水,胶带,剪刀等。指导:认一认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将鲫鱼放在解剖盘中,观察鲫鱼的外部形态(1)鲫鱼的身体分为几

7、部分?(2)外形有什么特点?体色怎样?(3)鲫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各有多少个?(4)鲫鱼的身体两侧鳞片上的小孔是什么?摸一摸用手触摸鱼的体表,感觉体表的特点。试一试(1)将鲫鱼放入水槽,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口的前部,观察现象,了解鱼类是如何通过鳃获得水中氧气的。(2)探究鱼鳍和运动的关系。先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再对各小组的探究问题进行明确(一、二组探究尾鳍的作用,三、四组探究胸鳍和腹鳍的作用,五组探究臀鳍的作用,六组探究背鳍的作用。)给出15分钟时间,让学生充分实验,实验后,组织学生讨论各组实验方案,比较利弊。展示各种鱼鳍的作

8、用与学生的结果做比较。议一议鲫鱼有哪些特点与它在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型、体色、体表鳞和黏液、鳍游泳、鳃呼吸、侧线、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鳔)想一想(1)人为什么不能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呢?(2)鲫鱼为什么可以在不同水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