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

ID:36462607

大小:9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0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_第1页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_第2页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_第3页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_第4页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术套路技击的艺术化探讨摘要:套路与技击是同属于武术范畴,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攻防含义是它们的共同内容,但这两者之间有着根本区别:技击以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而套路以表现美为其最高追求。套路在素材的选择、动作创编、动作表现等方面都力求高度的艺术性。同时,套路动作也反映出其创编者对攻防的感悟,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武术套路有不同的风格。关键词:武术、套路、技击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被誉为国粹。它之所以有这样的殊荣,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有“套路”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套路的存在和发展,使武术运动永远闪烁着

2、中华文化的风采,但是许多人对套路这一武术运动形式却缺乏深入的认识,难以把握套路运动的本质属性,从而造成对套路运动的种种误解。这当中困扰人们的最大的问题便是武术套路与技击运动的区别,套路和技击作为武术运动的两种运动形式,都以攻防格斗为动作内容,二者在内容结构、功能价值方面极易被混淆,如“套路即技击,武术即格斗”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的武术界也不少见,普通人对于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就更分不清楚。本文将就武术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及武术套路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人们理解武术套路有所帮助。一、套路与技击之异同1983年出版的《

3、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中,对武术的概念作了这样的界定:“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相济等规律组成套路,或在一定的条件下遵照一定规则,两人斗智较力,形成搏斗,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体育运动。”这说明套路与技击,是同属于武术的两个内容。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套路与技击是属于交叉关系,套路和技击都有武术的属性动作的攻防特征,但各自也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技击重实用,以克敌制胜为目的;而套路重动作的艺术性,以表现美为其最高追求。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可由图1来表示。套

4、路和技击的功能不同,技击是应用性技术,其功能是“战”,讲实用、重实效。而套路尤其是现代竞技套路,其主要功能是健身和供欣赏,所以讲健美。技击要真击实战,目的在于克敌制胜,而套路是只求动作有“攻防意识”的“虚功花击”,其目的是“礼乐教化”即在于娱乐,在于培养人们的礼仪感和秩序感。二、武术套路与技击动作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技击是以攻防格斗动作为手段,追求动作的实战价值,以致用为标准;而套路动作就攻防含义和演练时的攻防意识而言,它是以攻防动作为素材,并将其进行艺术概括,从而表现动作的健与美。技击动作是因敌易势,彼

5、变我变、我变彼变的随机动作;而套路动作有规格、有标准,动作间的连接有“套式”。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前面已论及,套路是讲究艺术性的体育项目,所以,除它的体育属性外,艺术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所在。艺术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反映的产物,塑造形象、反映现实,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是艺术的特性,套路成为中华民族对技击格斗术的艺术再创造。1、套路动作创造的艺术手法(1)套路取材的艺术特征。虽然套路动作取材于技击,但不是技击动作的纯客观模仿和简单再现,而是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华实相辅、虚实相成”等文艺创作思想,将其素材进行

6、艺术的再现,使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象”技击动作得到艺术的升华,成为“虚功花击”、“形神兼备”的套路动作。在这个创造过程中,武术家要按自己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要求,将素材进行选择、提炼、修饰、分解、组合、概括、抽象,再依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相济等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串联成套,从而用艺术的形象,集中表现出技击动作最具普遍意义的特征。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心灵化了的东西”,而套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也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概括抽象是任何艺术的重要手法,武术家运用这种手法,使套路动作有了代表性和典型性,从而

7、使技击动作的具体可感性和套路动作的概括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是客观形象和艺术形象的完美结合。以前,曾出现过武术动作体操化地倾向,一些照搬借用的体操、杂技和戏剧动作,未经消化加工,被编入套路,这些动作虽“高、难、美”俱全,但终因脱离武术实际,没有套路“基因”攻防含义,被以“非武术动作”淘汰出套路,这个教训值得记取。(2)套路创造的艺术性与时代性。套路动作的创造,要以客观对象技击动作为基础,而不能完全脱离素材的原形,否则会变得虚无缥缈或面目全非;也不能机械地照搬,成了技击动作的堆砌;更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凭空

8、想象和主观臆造,使套路动作成了无源之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生活的集中体现”,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套路。“艺术的目的是再现现实”,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套路的艺术性非自今日始,纵观套路发展史,“技为艺用,淡击重艺”,轻形似,重神似,一直是反战趋势。戚继光所说的“周旋左右、遍地花草”的套子武艺足以表现出其对武术套路艺术性的重视。但是从戚继光创编的“戚家拳”的特点来看,其技击性占有明显的优势,该拳“勇猛刚烈,变化无穷”,“气势磅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