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

ID:36475304

大小:1.1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1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_第1页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_第2页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_第3页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_第4页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9卷,第4期公路工程Vo1.39,No.420t4年8月HighwayEngineeringAug.,2014向家隧道涌水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分析陈鉴光。,袁江雅‘,袁海清,傅鹤林,王木群(1.湖南省大岳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00;2.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75)[摘要]向家隧道进出口处在全风化花岗岩中,孔隙和裂隙水均较发育,围岩破碎,地下水补给条件复杂,隧道发生涌突水的可能性非常大⋯。以向家隧道洞口段v级围岩段为例,展开了隧道v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圈研究。研究成果为该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关键词】涌水量;预测;V级围岩段;加固圈;

2、技术支持[中图分类号】U45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10(2014)04—0052—05AnalysisofWaterFlowandGroutingReinforcementLoopin’x’‘tangj‘i‘aT1unnelCHENJianguang,YUANJiangya,YUANHaiqing,FUHelin,WANGMuqun<1.HunanAdministrationLTDofHighwayExpressConstruction,Yueyang,Hunan414000,China;2.CentralSouthUniversity,

3、Changsha,Hunan410075,China)[Abstract]Impo~sectionofXiangjiatunnelliesininweatheredgranite,wherefullofporeandfissurewater,thesurroundingrockispoor,groundwaterrechargeconditioniscomplex,thetunnelwa.terinrushpossibilityisverylarge.Inthispaper,regardatunnelentrancetotheVgradesurroundingroc

4、ksectionasanexample,thereinforcingringofwaterinrushpredictionandgroutingtunnelVrocksectionismade.Theresearchresultswillprovidethetechnicalsuppo~forthetunnelconstruction.[Keywords]waterflow;forecast;Vdegreerockmass;reinforcementloop;technicalsuppo~圆中心的距离,m。O引言1.2地下水动力法向家隧道是大岳高速公路上一条较短的隧

5、道,①古德曼公式。左洞长496m,右洞长404m,洞口段围岩以全一强£(2)风化花岗岩为主,裂隙发育,围岩较破碎,雨季开挖m常因地表水入渗而导致坍塌。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安式中:Q。为隧道通过涌水地段的最大涌水量,m/全,本文以向家隧道洞口段V级围岩段为例,展开d;d为隧道横断面等价圆的直径,m;K、L、H的含义了隧道V级围岩段涌水预测及注浆加固圈研究。和公式(1)一样。研究成果为该隧道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②经验公式。1隧道用水量预测方法的选择Q0=L(0.0255+1.9224×H×K)(3)1.3简易水均衡法1.1经验公式法简易水均衡法计算公式为:Q。=L×K×H(

6、0.676—0.06K)(1)工程中,常采用压水等实验资料、实际工程抽水来确Q。=(1000·F。a。R)/365(4)定上中的水文地质参数。式中:F为计算范围内的地表补给面积,km;Q。。为式中:三为隧道涌水段的计算长度,m;K为隧隧道平均涌水量,m/d;a为大气降水人渗系数;R道围岩渗透系数,m/d;H为水头至隧道横断面等价为在一定范围内的大气降水量,mm;可以通过当地[收稿日期]2013—1l一2l[基金项目】湖南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201227)[作者简介】陈鉴光(1964一),湖南平江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技术管理工作。56公路工程39卷①隧道开

7、挖后,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平衡,出现[2]陈鉴光.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措施的探讨.[J].公路工程,2011(4):139—142.了应力重分布。围岩在力场和流场的耦合作用下,[3]田军.羊角脑隧道施工时岩溶灾害与处治[J].公路工程,相互影响,应力场和渗流场会通过反复耦合而达到2011(3):133—138.新的稳定状态。[4]聂善文.散体围岩隧道小导管注浆试验及效果分析[J].公路②隧道开挖后,围岩中产生了超静孔隙水压工程,2011(3):1—5.力,加之掌子面成为汇水自由面,隧道开挖为孔隙水[5]易顺民,朱珍德.裂隙岩体损伤力学导论[M].北京: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