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ID:36500706

大小:332.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1

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_第1页
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_第2页
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_第3页
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3月第3期城市道桥与防洪技术论坛论文精选13城市化地区防洪排涝规划研究吴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摘要:为解决城市地区防洪排涝问题,从寻找问题成因着手,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重点分析城市化建设与城市防洪排涝之间的矛盾,分析城市化地区产汇流特点。提出了与市政雨水排水相衔接的汇流计算模型,拟定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确定河道断面规模、水面率、排涝泵闸规模、桥梁规模及道路竖向标高,从而系统地提高城市化地区的防洪排涝能力。关键词:城市化;防洪排涝;汇流计算;排涝能力中图分类号:TU99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7716(2014)03—0

2、013—045%降低到2%左右,如北京南湖渠地区,原来本是1存在问题一片洼地,作为北京市排水主干河道坝河支流之1.1排涝设施不完善一的北小河,现已变成超过20万人的望京社区。新中国建设初期,城市排水多采用苏联的设城市水面减少相应地降低了城市内涝的调蓄能计理念和技术标准。当前,北京市排水设计标准仍力,从而增加了暴雨内涝的发生频率。为1—3a一遇,排水系统线路老化,元器件破损严1.4城市化进程使水面率降低、径流系数增大重,由此造成每到暴雨突袭时,城市许多地段积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成河,交通瘫痪,给市民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影导致城市地表大面积水泥化,渗水吸水储水能力响,甚至

3、危及生命。这暴露出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均大大减弱,暴雨来临时排水只能依靠少数的排施规划、建设、管理的严重滞后,更暴露出城市“地水口。上工程”与“地下工程”的极大反差。1.5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局地暴雨频发1.2骨干排涝河道过流能力不足由于城市建设改变了局部气候条件,不注意由于规划和投资渠道的原因,城市道路建设保留绿地和水面,城市成为一个热源,产生了热岛与河道整治脱节,导致排水设施的规划、建设不到效应,其结果是造成城市上空对流旺盛,强对流天位,没有给雨洪留出合理的出路。城区有部分中小气容易发生,从而增加了城市暴雨出现的概率和型河道没有规划,有的排水管线下游没有出路,造强度。近20年来,由于北京城

4、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成了城市排水系统不畅,遇强降雨容易形成局部城市热岛和雨岛效应明显,高楼大厦(跟小型山峰地区洪涝。部分中小河道多年没有疏挖整治,河道的降雨特性类似)的局部小气候条件容易形成历淤积堵塞,排水能力严重不足,河道排泄不畅,降时短、强度大、范围小的局地突发性暴雨,城区出雨时壅水漫溢,致使地区洪水满溢进入城市道路。现局地暴雨的频率与强度远高于周边建筑物低矮1.3内河调蓄水域面积不足地区,降雨强度往往超过70mm/h极端天气标准,城市水面面积是调蓄城市内涝的主要手段之导致城区的极端天气频频发生,产生局部内涝。一如故宫数百年来几乎未发生内涝现象,原因之,2004年以来,北京共发生极端天气

5、43次,暴雨来一就在于故宫周围有环故宫可起调蓄作用的护城势凶猛,历时短,积水断路等灾情出现快,导致预河;同样,团城千年以来也未发生水淹现象,原因报非常困难Ⅲ。之一就在于其位于具有调蓄功能的北海附近,可2解决对策以把多余的水排入北海。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少市区河湖由于被侵占而缩窄或淤积,2.1防洪标准导致蓄泄洪能力降低,甚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城市是流域系统中的一个点,往往除受到主分河湖被填埋(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有湖泊200要外河洪水的威胁外,还可能面临许多城区小余个,目前仅存50余个),市区水面所占比例由(内)河洪水,特别是山洪的威胁,沿海城市还可能有风暴潮的影响。城市的防洪设

6、施是地区乃至流收稿日期:2013—10—16作者简介:吴春(1985一),男,浙江丽水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域防洪体系的组成部分,故城市防洪规划必须以规划工作。地区乃至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托,以城市防洪工程14技术论坛论文精选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3月第3期为屏障,从流域、区域与城市3个层次空间定位各解决,而必须在流域或水系整体防洪规划的基础自的防洪规划与防洪标准,同时明确其间不可分上,以流域(水系)防洪工程体系为依托,并根据城割的相互关系。现以太湖流域内的城市防洪为例。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及城2.1.1流域防洪标准市发展情况采取城市自保措施(如修建防洪堤、疏流域防洪的目

7、标是防御流域性洪水,也就是浚河道、开凿分洪道等)加以保护,从而达到要求以太湖洪水的安全蓄泄为重点,安排若干重大治的防洪标准。这类城市的排涝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太骨干工程,确定2010年前流域防洪标准为50a内河涝水容易受外江洪水位顶托,且顶托时间较一遇,并逐步向100a一遇标准过渡。长,难以自流排水,故需要建立城镇圩区或者防洪2.1.2区域防洪标准包围圈,控制城市水面率,通过排涝泵站、水闸、骨根据自然与水文条件将太湖流域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