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ID:36505686

大小:51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1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1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2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3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4页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夷新区南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一、    区位及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武夷新区南部童游组团。距离武夷山机场约48公里,距离高铁武夷山东站(在建)约12公里,距离建阳城区约6公里,紧邻浦南高速公路建阳出入口。规划区东至峰福铁路,西至规划改线浦南高速公路,南至童游大道,北至林后大桥。规划总用地面积10.5平方公里。二、功能定位南林片区是武夷新区的核心区和重点建设片区,重点发展行政办公、居住综合、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功能。三、规划规模(1)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1054.61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895.88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1.44平方米。(2)人口规模

2、规划居住人口规模为11万人。  四、功能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两轴、六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带:崇阳溪滨水景观带。崇阳溪滨水景观带是规划区南北向的滨水特色生态景观带,纵向串联了整个武夷新区,是武夷新区最主要的绿道,展现了武夷新区独特的山水风貌。两轴:即公共服务轴和滨水活力轴。公共活力轴纵向串联市民中心、市民广场和中央公园,沿线布置主要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展现武夷新区核心区现代化的城市风貌。滨水活力轴横向串联中央公园、“水之廊”、“城市阳台”等重要的公园和商业服务业设施,充分展示武夷新区核心区富有人气和活力的城市景象。六组团:北部居住区、行政办公综合区、

3、医疗教育综合区、北部商贸区、会展综合区和赤岸居住区。五、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城乡用地(规划总用地)1054.6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900.75公顷,占城乡用地的85.41%,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均为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主要为规划浦南高速公路改线用地;非建设用地153.86公顷,占城乡用地的14.59%,包括水域和农林地,水域主要是指崇阳溪,其支流算入沿线绿地范围内,农林用地主要为规划区内保留的自然山体,可结合林相改造,提升为城市山地公园。表1 规划城乡用地统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占城乡用地的比例(%)H

4、建设用地900.7585.41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895.8884.95区域交通设施用地4.870.46E非建设用地153.8614.59其中水域58.745.57农林用地95.129.02城乡用地1054.61100.00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895.88公顷,占城乡用地的84.95%。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和综合用地。表2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用地代号用地性质面积(公顷)占建设用地(%)大类中类R居住用地178.6119.94R1一类居住用地7.21 R2二类居住用地

5、167.94 R22服务设施用地3.46 A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35.4315.12A1行政办公用地13.94 A2文化设施用地21.27 A3教育科研用地63.50 A4体育用地9.71 A5医疗卫生用地24.94 A6社会福利设施用地2.07 B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25.5914.02B1商业设施用地80.68 B2商务设施用地40.22 B4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4.69 S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95.9221.87S1城市道路用地184.33 S3交通枢纽用地3.84 S4交通场站用地7.75 U公用设施用地5.590.62U1供应设施用地3.58 U2

6、环境设施用地0.64 U3安全设施用地1.37 G绿地与广场用地186.4820.82G1公园绿地113.52 G2防护绿地66.78 G3广场用地6.18   综合用地68.267.62城市建设用地895.88100.00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按“市级—街道级—基层社区级”三级进行配置。以规划城市道路或自然河流为界划分为溪仔边、丁墩、南林西、丁墩东、新村西、南林、新村、林后、底詹、江厝十个基层社区,原则上每个社区居住人口0.8-1.2万人。七、绿地系统规划结合水域、山体、道路等构筑绿地系统网络,以公共绿地为主核心,规划形成点、

7、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广场用地面积186.4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0.82%。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心、一带、两楔、多节点”的绿地系统结构。“一心”是指市民广场与中央公园形成的城市绿心;“一带”是指沿崇阳溪形成的滨水绿化景观带;“两楔”是指市民中心北部保留的自然山体与规划控制绿地连成的生态绿楔、新村西社区保留的自然山体与中央公园、水之廊连成的生态绿楔;“多节点”是指多个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1)“点”: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大小不一的街头公园或街头小游园,形成公共交流的平台,并通过慢行网络与主题公园相连接。(2)“线”:保留自然山体,打通生态

8、绿楔,形成带状生态绿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