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

ID:36510868

大小:187.2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1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_第1页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_第2页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_第3页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_第4页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广州黄洲大桥总体设计吴根存(铁一院桥隧处兰州730000)提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广州黄洲大桥的乇要技术标准、桥型方案、桥跨布置及结构设汁。关键词黄洲大桥v型支撑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总体设计1概述市黄洲大桥位于琶洲(南岸)和员村广州热电厂(北岸)之间。桥北端接黄埔大道,桥南端接新港东路。黄洲大桥全长1205米,桥面净宽30米,为双向分离式双幅桥。桥跨布置为10孔30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一联(70+135+160+135+70)米V型刚构——连续组合梁桥+4孔40m+5孔35m部

2、分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基础均采用桩基础。2主要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一级主干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荷载等级:设计荷载汽车一超20级;人群荷载3.5刚m2、验算荷载挂车一120。坡度:纵坡4%~5%桥面横坡车行道2%;人行道1.5%(向内)横向布置:双向分离式双幅桥,双向六车道,合计宽度32m。设计洪水频率:设计频率1/loo;验算频率1/3oo。通航标准:根据广州港务局<关于对黄洲大桥有关通航标准的复函>,要求黄洲大桥通航净空高度不低于20m,净宽不小于120m。地震基本烈度:Ⅶ度。3桥位概

3、况黄洲大桥跨越珠江东航道,桥址两岸属珠江三角洲平原。所处地形平坦。地面高程约7~8m。珠江水面宽约550m。珠江流向由西向东,两岸均为地势平坦开阔的一级阶地。大桥西侧上游约2km为华南大桥,东侧下游约2km的为东圃大桥。3.1水文3.1.1桥址处珠江宽约552m,自西向东流。珠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汛期为4~9月,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5~6月,珠江是感潮河段,潮型属不规则半日潮,每天基本上有两起·38·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两落,往复流十分明显,日平均潮差一般为2.0左右。桥址范围内河流两岸稳定,河滩

4、较缓。由于珠江口处流域河流密布,分流和带洪能力较强,加之潮汐影响,在正常年份,桥址处河流的冲刷作用较小,冲淤基本平衡。3.1.2桥址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水位埋深为1.45~3.70m,标高为3.83~6.43m。地下水类型按附存方式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与珠江水水力联系密切,互为补给条件。地下水和珠江河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3.2气象广州市市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雨季明显,日照充足。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根据广州市市区1951~1993年气象资料,给出有关特征值(见表1

5、)。广州市市区主要气候要素表表1气候要素单位数值统计年份极端值出现时间年平均气温℃21.91951——1993月平均气温最小值℃13.41951——19931月月平均气温最大值℃28.41951——19937月极端最低气温℃O.O1951——19931957.2.11极端最高气温℃38.71951——19931953.8.12年平均降水量n硼1696.51951——1993月平均降水量最小值n硼24.11951——199312月月平均降水量最大值n硼288.71951——19935月历年最大降水量n硼2864.7历年最小降水

6、量n硼ll3.2年平均风速n√s1.91951——1993受台风影响极大风速1964年.H√s35.41949——19936415号台风年平均瞬时风速≥17rn/s天51951(8级)大风日数——1993年平均相对湿度%773.3地质桥址范围的地层表层为第四系(Q),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K2),中间缺失第三系。第四系土层为全新统(Q4),其下缺失上、中、下更新统(Q3~Q1)。全新统由人工填土(Q4n11)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淤泥及淤泥质土、淤泥质砂以及海相冲积的砂层所组成·39-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

7、om(眦)。桥址范围内下伏基岩为白垩系陆源碎屑沉积岩,中厚层~厚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部分铁质胶结。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粗砂岩、含砾粗砂岩、砾岩以及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等。其沉积物成分差异较大,软硬夹层较多以及各类岩石强度、抗风化能力有差异,导致岩石风化界面起伏较大。4桥孔桥型选择及总体布置4.1总体设计原则综合考虑桥址地形、地物、水文、地质、通航,以及技术经济、美学和结构受力要求,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造型美观、施工方便可行,使用安全耐久,以期达到总体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之目的。在具体设计中,对于主桥侧重于先

8、进性,引桥则侧重于经济性来进行桥型方案选择及桥孔布设。4.2桥孔桥型选择及总体布置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在初步设计阶段拟定了主桥一联(70+135+160+135+70)nlV型支撑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桥和同跨度的刚构一连续组合梁桥两种方案,进行了同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见表2)。方案比较表2v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