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

《整理和复习》

ID:36519787

大小:7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1

《整理和复习》_第1页
《整理和复习》_第2页
《整理和复习》_第3页
《整理和复习》_第4页
《整理和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整理和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级(下)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主备人 主备人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授课教师授课教师所在单位课  题整理和复习  课   型新授 课时分配1 第   1 课时项   目内          容教 学 目 标知 识能 力 让学生参与系统、全面整理知识的过程,梳理本单元的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过 程方 法 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复习,比较熟练掌握比例知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

2、际问题。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学生准备:回家先整理本单元知识,作好交流的准备。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    学    流   教教 师 活 动预设学生活动 学 环 节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我们已学完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来进行“整理与复习”。  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  二、梳理单元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1.方法回顾  (1)以前我们是怎样整理单元知识的?  (2)你们昨天回家是这样整理的吗?(3)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3)展示教师整理的结果,说出整理思路(展示)。 比例比例意义、基本性质、解比例  正比例意义[xy=k(一定)]  应用 

3、 反比例意义[xy=k(一定)]                 2.学生汇报交流  (1)抽2位汇报整理结果(投影标出)。  (2)根据学生的整理,大家提出建议并进行修改。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板演,学生练习后讲评。 互相评价                                  教  学   环   节  应用  3.教师小结整理知识的情况  三、复习本单元知识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这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并指出这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生齐练)。  教师:通过前面

4、两个题的复习,你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在这里使学生明白比表示两个数,有两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教师:什么叫做解比例?   2.正、反比例关系的判断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①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②行驶一段路程,车轮的直径与车轮转过的转数。③y=5x,y和x。   ④yx=24,y和x。  (2)说出下列各组中的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能组成什么比例关系。   ①速度,时间,路程。   ②汽车每次运货

5、吨数,运货的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   ③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  (3)说一说什么叫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梳理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骤。   ①先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和一个定量。   ②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关系。   ③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比例关系。  (4)用比例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练习十四第6题)。  ①学校举行方阵团体操表演,排成5列需要90人,排成24列,需要多少人?  ②学校举行方阵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16人,要排27列,如果每列18

6、人,要排多少列?                         教师:说一说,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解题的步骤有哪些?注意什么问题? 教师: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所以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做出正确判断。四、拓展应用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教师:航程和相对应的飞行时间的比值表示什么?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教师:用图像把它们的变化规律表示出来。  教师:观察图像有什么特点?  学生1:设所求问题为x。 学生2:判断题中的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关系及成什么比例关系。 学生3:列出比例

7、式。 学生4:解比例,验算,写答语。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评议。 使学生认识到:图像是一条直线。从这个图像可以直观看到航程和相对应的飞行时间的变化情况,航程增加,所需飞行时间也随着增加,航程减少,所需飞行时间也随着减少。学生回答,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同步显示。      教师:观察图像,估计飞行2000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教师:根据图像估一下,7时大约飞行多少千米?    (2)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五、全课小结,评价                              明确它们的区别,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板 书 设 计 整理和复习比例的意义

8、比例的基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